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近期关注

抗疫战场上,“战疫侦察连”的指挥长
——记青海省优秀共产党员、青海省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主任阿祥仁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20-12-21 09:50    编辑: 陈悦         

  4月27日凌晨,省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主任阿祥仁接到紧急电话:“接到上级通知,马上有一批返青学生样本送至我院,进行新冠核酸检测,要求立即检测,尽快出具报告!”接报后,阿祥仁一通电话唤醒了正在睡梦中的副主任李子安和PCR实验室负责人王立萍。

  凌晨寒意阵阵,周围静悄悄,接到通知的科室另外两位分子生物学专业技术人员季海娟、杜慧也赶来增援,最终在早上上班前完成了这批新冠核酸样本检测,及时准确上报检测结果。

  年龄53岁、工龄32年、党龄24年的阿祥仁是省人民医院检验医学党支部书记兼医学检验科主任。“作为党员在工作中不能落在群众后边”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关键时候自己得先上”,作为青海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和青海省检验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他迅速反应,第一时间里成立了科室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组,并着手组建培训核酸检测专业技术团队和调整改建核酸检测实验室。在他的领导下科室反应迅速,很快就铸成了一道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时间回到今年2月初,为防止遗漏传染源,每一名密切接触者和医护人员都要进行病毒核酸实验筛查,在这一紧急情况下,院领导决定由阿祥仁担起改扩建核酸实验室这一重任。那段时间,他无论白天黑夜,都坚守在实验室。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尤其要对确诊和疑似住院隔离患者进行咽拭子、鼻拭子和痰液的采集和核酸检测,实验团队“三班倒”确保全天检测不间断,保证实验室在24小时都处于工作状态。检验科主任阿祥仁更是在特殊时期连续上班没有休息,熬红的双眼、憔悴的神情,无一不显示着检测一线的繁忙。

  “天气寒冷,奋战在各个核酸采样点的医护人员及时采样并送到实验室,很是辛苦,我们必须把好这最后一关,给出准确结论,我们这点辛苦算不了什么。”阿祥仁说。

  在他的带领下,检验团队凭借过人的胆识和丰富的经验,穿梭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阿祥仁则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几个实验区,工作期间,由于身穿防护服,不能喝水,即使汗流浃背、呼吸不畅仍坚持认真地做好实验和报告审核工作。“检验结果直接影响患者的诊疗方案,关系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不能有丝毫差错。”阿祥仁感慨地说。

  作为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从成立科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组、发热门诊样本检测人员防护、新冠肺炎常规筛查项目的开展、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实验室设施检测、人员配备、工作人员核酸检测操作技术和生物安全防护培训等具体工作安排……一项项工作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开展,在这之中总能看到阿祥仁的身影。

  “今年都没怎么看见树叶绿了,树叶子都掉光了。”阿祥仁笑着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支部全体党员在他的号召和带领下,主动请缨,纷纷要求出征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党支部组织委员、科室副主任彭海主动担当负责物资调配及标本运输管理小组工作;老党员王立萍主任技师、分子生物实验室组长赵文君负责实验室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试剂的性能验证、各类标本检测流程制订、人员三级防护演练等工作任务。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各个环节的通力配合,科室于1月24日开展了新冠肺炎病毒筛查人员常规项目的检测工作,于2月3日全部完成了核酸检测实验室各项准备工作。

  当科室正式允许开展核酸病毒检测时,阿祥仁更是第一时间与工作人员一起着防护服进入实验室开展标本检测,检测工作虽然不是直接和疑似患者接触,但由于要和高浓度的病毒标本,以及提取的病毒核酸近距离接触,风险程度也丝毫不亚于在隔离病房内工作的一线医护人员。

  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嘴上干得起了白皮,压痕和红肿也早已成为核酸检测人员的“标配”。

  “在实验室里,年轻的医护人员几乎是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一待就是4个小时,从早上9点一直运转到晚上12点,有时候碰上可疑病例还得连夜复检,我作为他们的‘大家长’很心疼他们。”阿祥仁说。

  就像指挥官爱惜他的每一员“战将”,阿祥仁时刻牵挂着他的“战士”。

  科室里年轻人的安全是阿祥仁最挂心的,“防护工作一定要做细,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绝对不能出现实验室污染或人员感染情况,对于防护物资大家不要怕浪费,一定要把安全工作做到位。”阿祥仁反复和科室同事强调。他指导科室职工穿戴防护服、佩戴防护帽、取离心标本,每一个小细节都做到精益求精。

  “医护人员有血有肉,在检验室待久了,也会身心疲惫、思念家人。我们除了要给年轻人加油鼓劲,更要关注他们的工作和精神状态。”阿祥仁笑着说。大到建立科学的工作和轮换机制、小到同事晚上有没有吃饭,他都事无巨细、件件过问。

  看到阿祥仁脱下防护服时,汗水浸透了里面的工作衣和头发,脸上也因为长时间带护目镜和口罩压出了印子,女儿既为父亲感到骄傲自豪又心疼担忧,每每这时,他都会哈哈大笑地说:放心吧,我好着呢,我的“孩子们”把我照顾得很啊!“孩子们”是这个特殊时期阿教授对分子实验室年轻人的昵称。

  分子生物室组长赵文君说:阿教授领着我们加班到深夜,手把手地教我们SOP文件怎么编写,性能验证怎么做,工作中他是老师前辈,生活中更像父辈一样关心爱护我们!

  收样、检测、复检……检验科的工作很枯燥,与可能存在病毒的样本作伴,精力要高度集中,一次检测下来整个人都筋疲力尽。在阿祥仁的带领下,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加班加点,坚守岗位,用一颗颗坚强、无畏的心,直面看不见的防控战场。截止到2020年12月6日,共完成核酸检测标本61110例,抗体检测标本3540例,实现了实验室人员“零感染”,是我省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标本最多的实验室。

  “这次疫情,给了我们一个提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做好充足准备,包括PCR实验室、理化毒理各方面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等,都不能含糊。”对于此次新冠疫情,阿祥仁总结说。“只有做好了应急准备,才能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公共疫情。”

  疫情面前敢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阿祥仁带领着他的疫情“战疫侦察连”,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用奉献恪守履行了新时代检验人的职责和使命。(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