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2月13日从互助土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互助县不断加大“治欠保支”力度,一年来共为农民工清欠工资达3110.5万元,这一举措对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工合法权益、间接支持乡村脱贫攻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互助县坚持日常巡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受理举报、随机抽查、案件专查,开展调查摸底,动态掌握工资支付情况的同时,县人社部门会同住建、发改、交通等部门,对全县在建项目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纳、农民工花名册、劳动用工合同、工资支付记录等进行专项检查,及时解决欠薪隐患。
为确保农民工权益不受侵害,互助县创新性推出以下几大举措:严格执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今年共收缴工资保证金5448.9万元;推行劳动保障诚信和社会通报制度,分片、分行业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档案,推行劳动用工“黑名单”,加大典型案件曝光力度,营造欠薪失信单位“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氛围,发挥欠薪“黑名单”警示和惩戒作用;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创新支付方式,举办农民工工资支付现场会,由用工企业直接将被拖欠工资支付给农民工,有效防范和降低了出现二次拖欠概率;推行农民工工资银行代发,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专用账户,确保专款专用,破解农民工工资久拖不发瓶颈。
据悉,互助县主动向社会公布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罚流程、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电话,告知农民工依法维权方法、途径和注意事项。今年共检查用工单位384家,涉及劳动者1.98万人,检查人力资源市场劳务派遣单位52家,转办行业主管部门欠薪案件7件,办结7件,办结率为100%。(陈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