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地区动态

【海南州】帮钱帮物 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

来源: 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 2020-12-16 10:11    编辑: 许娜         

  冬天的同德格外寒冷,积雪在凛冽的风中四处飞舞,有种刺骨的冷。然而,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尕巴松多镇智后迈村,牧民家大门敞开,隔着窗户就能看到他们坐在家里,喝着醇香的奶茶,仔细地盘算着村集体经济收益。

  破旧的村道变水泥路、家家户户通自来水、给全村人缴纳社保……这是智后迈村坚持产业引领、保险兜底等多种举措、织密防返贫网取得的喜人成效。这变化得从驻村第一书记香毛吉规划“党建产业两手抓”说起。

  智后迈村有84户370人,其中有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由于自然条件差不能大规模发展农畜业。加之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牧民们的生活质量低。

  在没了解这些情况前,香毛吉也没想到,她的驻村任务有多艰难。2018年,同德县政府办公室派驻香毛吉到智后迈村担任第一书记。刚进村,就被破旧的村庄面貌触动。看到这一景象,香毛吉意识到,想要改变村面貌,得有一支过硬的党支部。

  为了解决智后迈村党建基础薄弱问题。在智后迈村党支部书记才让加的配合下,香毛吉着重建设党员活动阵地,开展村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活动。有效推进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加强村“两委”建设,“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不断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培养致富带头人,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并补齐基层党建工作短板,通过党支部与驻村工作队共建,抓好智后迈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引导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如今,在智后迈村党员活动室里,不少党员群众经常齐聚一堂,学习、交流党建内容,形成村里的事情大家在村委会上商议,并且很快都得到解决。

  发展产业,是稳脱贫的根本之策。在党支部这座堡垒的支撑下,蕨麻种植已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前往智后迈村了解蕨麻产业的路程,虽然只有20公里,但我们却颠簸了2小时。在党员活动室里看到,今年新收的蕨麻已完成包装,准备发货给卖家。

  “有了蕨麻种植业,就有钱缴纳村民的社保了。”才让加说,早年,他在泽库县看到蕨麻产量、效益好,很有前景。智后迈村有肥沃的黑土地,适合种植蕨麻,但因资金问题,一直没能发展起来。

  香毛吉了解到他的想法后,从政府部门争取了30万元扶持资金,聘请省外专家,经过勘测土地,确定好100亩蕨麻种植基地,带领智后迈村牧民种植蕨麻。

  终于,第一批蕨麻获得了10万元的收益。但蕨麻因为细长没有卖出好价钱。为了提高质量,党支部带头研究种植技术,去泽库县取经。付出就有回报,今年的蕨麻圆润饱满,达到了一年两收的效果,实现20多万元收益。

  “种植蕨麻可是个大工程。”香毛吉说,种植、挖掘蕨麻的时候,村里的人手根本不够,只好从周边县城找人,每天的用工量达160人,有效带动周边劳动力。

  靠发展产业得出经验的香毛吉注意到,智后迈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已荒废了很多年。了解情况,她又开始忙碌起来,在党支部的配合下,用政府扶持的60万元,农牧民自筹的40万元,把蕨麻种植业纳入合作社,重新运营合作社。并以每户入股6只羊的方式带动牧民入股。

  集中养殖512只母羊,去年生产了350只小羊。年收益达到63万元,为了扩大羊群规模,今年又修建了新畜棚,准备迎接“新成员”的诞生。

  不断重复的工作,难度大又繁琐,她说:“驻村工作队员走了以后,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了一年,单位的一辆桑塔纳车被跑报废。还好村里人都很支持我的工作,和他们一起干活、发展产业,一切都值得期待。”

  智后迈村村委会办公室的桌子上堆满了剪好的房屋面貌照片。香毛吉说,这段时间,又努力争取了70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包括卫生环境、厕所、封闭、彩钢房等建设,主要提升节能保温,完善配套设施、庭院及村庄环境整治,农牧民的日子越过越舒心。

  两年时间里,智后迈村产业从零实现十万的突破。通了自来水、实现了安全住房全覆盖,牧民们发展起种植、养殖和劳务三大产业,人均收入从最初的5300元增加到16000元,整个村庄焕发出无穷的力量。给村里的村民都统一交了养老、医疗保险,大家生活有保障。智后迈村的变化只是众多贫困村告别贫困、奔向小康生活的缩影,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中,一个个村庄焕发出别样的精彩。(马璞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