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市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提高党建工作质量的有力抓手,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全面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不断促进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融合共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领导力。为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进一步发挥村党组织阵地核心作用,认真落实“书记抓,抓书记”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形成乡镇(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齐抓共促的工作格局。持续推进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统一建立《党支部工作纪实台账》《“三会一课”纪实台账》《“双指数”考评纪实台账》《发展党员纪实台账》《党支部换届纪实台账》等。创建开放式村级活动场所,整合多方资源和优化各类举措,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发挥村级党组织引领作用,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不断提高党建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新活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组织振兴的一项基础性、全局性任务,制定《德令哈市村干部“建队提能”工程实施方案》,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组织全市32名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和村级后备干部参加第一批学历提升工程,稳步推进第二批学历提升和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一肩挑”工作。截至目前,全市30个行政村已完成“一肩挑”,完成率71.4%。大力实施村级干部队伍“四库”建设,建立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头雁”库、村“两委”干部队伍“主角”库、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青苗”库、优秀农牧民党员“先锋”库。共储备各类人选163人,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活力。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产业发展推动力。组织召开全市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调整全市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工程领导小组组成人员,成立综合协调、产业指导、资金支持3个专项工作组,制发《德令哈市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各个要素,压实成员单位工作责任,结合部门职责和业务范围,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和服务,引导更多的资源和要素向农村牧区聚集。针对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单一的问题,积极探索发展了“股份合作、培育产业、集体股本、联企兴村、物业管理、劳务创收、乡村旅游、混合经营”八种经济发展模式,打造了音发纸业、红光村田园综合体、白水河村水电站等一批村级实体经济项目。编制完成《德令哈市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指导目录》,进一步做好产业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德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