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立统一的电子信息工作台账、清理整合社区挂牌、制定工作事项指导目录……12月8日,记者从西宁市民政局了解到,今年以来,西宁市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让社区事务“瘦身”,为民服务更“丰满”。
据悉,按照西宁市出台的相关“瘦身方案”,目前已对社区依法履职、依法协助、考核评比达标、纸质台账、盖章证明等事项逐条梳理,总事项从原来的110项减少到78项,减少比例达29%。
其中,社区依法履职事项由19项减少到14项,社区依法协办事项由42项减少到29项,考核评比达标事项由13项减少到10项,纸质台账由26项减少到23项,印章使用范围及开具证明事项由10项减少到2项。并结合实际每年更新发布社区工作事项指导目录,在政府网站和社区显著位置公开公示。
同时,西宁市明确除社区依法履职、依法协助、考核评比达标、纸质台账、盖章证明事项指导目录(清单)规定事项外,涉及社区新增、调整的工作事项,均实行准入制度,未经批准的,任何部门不得擅自转嫁工作事项。明确“费随事转”的要求,凡社区依法履职工作事项指导目录以外的部门工作需要社区协助配合的,要提供相应的工作经费和必要的工作条件,确保责、权、利一致。
此外,西宁市还整合报表和台账,加大职能部门之间协调和信息共享力度,整合各类报表;探索建立统一的电子信息工作台账,减少纸制台账;规范考核评比达标。全面清理、规范面向社区的各类考核评比和示范创建活动,建立健全以社区居民满意度为主要标准的社区工作综合考评机制,整合优化各类专项考核,减轻社区负担。
清理整合社区挂牌,社区办公场所对外只挂“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党建)综合服务中心(站点)”牌子,并统一悬挂“中国社区”标志,其他标牌按照工作服务内容相似或相近予以整合后以统一样式集中悬挂在社区办事大厅内。压缩会议和工作群,严格控制基层会议数量和规模,全面清理、整合要求社区参加和建立的工作微信群、QQ群等,落实“谁建群谁负责”管理责任,加强日常管理。(周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