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乡村产业振兴,需要集聚更多的资源要素。近年来,青海紧扣乡村产业振兴目标,大力推进农村创新创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这其中,有立足青海高原植物资源从事护肤品开发的,有保护牧区环境回收再利用牛粪的,也有进行“空中草莓”种植的,让我们去聆听这些创业者的故事,通过他们感受时代发展的脉搏,感受发展观念的创新……
梦马初心:自然美妆点靓生活
梦马初心,这是一个很浪漫的名字。“以梦为马,不忘初心。”品牌负责人杨永健这么简单地向记者介绍道。它是来自青海本地的一家护肤品牌,以西北高原特有植物黑枸杞、沙棘果以及高原天然蜂胶、高原冰川负氧离子水为原料,以科技为导向,以品质为核心,立足专业的高原植物冰川护肤品牌,遵循精与简风格,开发与推广高品质肌肤护肤系列产品。
“‘初’表示本初源始,‘心’代表用心,安全。怀着自然变美的梦想,不断地去实现、去实践,用天然源始的冰川植物精华,用一颗美的初心为大家带去一种自然健康之美。”青海梦马初心化妆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谈昌斌作了进一步释义。
跟传统的高原植物开发企业不同,梦马初心成立之初就瞄着护肤品研发,“地处纯天然无污染的青藏高原,咱们的特色植物资源很丰富,并且品质特别好。做简单的粗加工的话,不能完全体现出它们的价值。我们公司自成立以来,就想着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成立了由一线研发团队组成的实验室,经过3年专注研发,不断调整配方,直到找到每一种成分的黄金配比,积极致力于萃取天然植物精华。”谈昌斌介绍道。
付出有了回报,在系列产品正式面世之后,梦马初心2019年营业额就突破了200万元。而这个数据在今年有了更大的突破,在前11个月的销售额已经接近400万元,“仅今年‘双十一’我们就销售了110多万元。”谈昌斌说。
打开梦马初心的天猫店铺,可以看到有花青素精华液、黑枸杞面膜、沙棘面膜、洗面奶、防护喷雾等产品,评价从几十条到上千条不等,随意点进去一看,都能看出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
有这样的增长和好评,离不开青海优质植物资源的背书。为了更好地开发这些优质植物资源,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梦马初心和位于柴达木盆地的诺木洪、香日德等地的2家公司以及1个专业合作社进行合作,带动了相关农户的发展,帮助了青海的优质植物产品更好地走出青海,获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这两年直播电商风起潮涌,带动了很多产品的推广销售。作为创立时间不长的品牌,梦马初心也选择了和主播达人合作。“我们的主要渠道是线上销售,通过和底部主播、达人合作累计曝光度,和头部主播合作实现销量的大增和品牌的出位。”谈昌斌介绍道。
随着直播电商越来越正规,谈昌斌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立足于青海优质的植物资源,我们对产品的品质很有信心,这是一切销售方式的基础。直播电商趋势很好,搭上这趟快车,公司也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未来的5年内,我们公司将紧跟市场消费趋势,运用科研技术融合热点元素;深挖精耕年轻消费者阵地,搭载全媒体品牌推广渠道,做细做全消费者服务体验工作。”(潘玲)
小莓:数字农业空中草莓
草莓长在空中?不错,在西宁这个地方,青海小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发展数字农业,在空中种起了草莓。与传统种在地里的草莓相比,这种长在空中的草莓着实让人觉得新奇。
11月下旬,记者走进位于西宁市城北区陶北路乡趣六号庄园的种植大棚内,只见草莓植株绿油油的,正在空中长得繁茂葳蕤,有已经成熟的草莓,也有已经挂果很快就能成熟的草莓,空气中有着沁人心脾的草莓香味儿。
记者了解到,这是一种立体种植模式,采用无土裁培技术,通过数据建模对草莓的生长条件进行全程管控,可以被理解为大棚种植的升级版。
“这种种植模式是通过数据进行全流程控制,对草莓生长的温度、湿度、通风、补光、二氧化碳浓度以及水肥一体整个体系进行把控,营造出它喜爱的生长环境。它想要什么你就给它什么,它就会长得好。比如,温度过高时,草莓容易长虫,长虫就得施药。而通过数据管控,就能实时进行温度调整。这种种植模式更安全更健康。”小莓农业负责人石伟告诉记者。
记者在现场看到,主要有两种种植模式——高架和悬架,因为离地面的高度不同而有所差异。种植草莓的营养槽使用的基质是用泥炭、珍珠岩、蛭石、有机肥进行调和,本身就病虫害要少一些,再加上数字化管控,病虫害更少,草莓品质更好,完全契合现在消费者追求品质生活的想法。
经营草莓大棚种植的农民,为了提高种植收益,都会欢迎消费者来大棚采摘,但是传统的草莓是种在地垄上,经常会有草莓被消费者不经意踩坏,而且采摘之后也没有合适的品尝草莓的场所。相对于传统的地面种植来说,“空中草莓”使得人们不需要蹲在地里进行采摘,只需站立或者微微仰头就能采摘到草莓。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方式又方便又新奇,还能降低产品和土地的损失。
“我曾经看过一个视频,里面的‘空中草莓’使得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人们采摘草莓之余,还可以脱了鞋在干净的地坪上休息,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打算摆些小桌子让消费者喝茶聊天听音乐摘草莓,以及提供烧烤炉进行烧烤,让大人小孩儿来了既能采摘草莓,还能休闲放松,找寻到乐趣。”石伟说。
据石伟介绍,草莓是喜欢冷凉的水果,喜欢摄氏25至28度的生长环境,西宁是很适合种植草莓的,而且地处高原,昼夜温差大更利于糖分沉淀,品质很好。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好的种植模式使草莓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其消费金额和消费黏性都不低。记者在石伟的草莓购销微信群里看到,有客户早早地就开始叮嘱石伟一旦草莓成熟了就要第一时间通知,他们早就盼着这一口了。
草莓的立体种植技术最大的卖点就是科技和健康,整体来看这种方式确实不错,既能通过数字化解决传统种植的田间管理难题,提高草莓的品质和产量,又能满足消费者对健康草莓的需求。“丹东草莓很有名,希望咱们西宁的草莓也有这样的一天。”石伟表示。
“国家提倡发展农业,强调新农人一定要有新的发展思维,使用新的种植技术。我希望能够带动其他种植户改变种植模式,大家一起生产价美质优的草莓,将来有一天能打造来自青藏高原的草莓区域品牌。”石伟充满雄心壮志。
目前,在草莓销售方面,石伟和来自苏州的采购商达成了合作,通过便捷的物流向苏州发货,还有就是为消费者打造专属私家小果园,“我们每个植株只保留三颗草莓,是为了取得少而精的品质,无论是外销到苏州还是针对本地消费者的私家小果园,以及想要打造的休闲新模式,都是为了让农业多些技术含量,产生更多的附加值,也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潘玲)
“久瓦”:保护生态绿色发展
“久瓦”是什么?
来自青海民族大学的学生尕藏杰告诉记者:“这是藏语中牛粪的音译。”牛粪是藏族群众烧火做饭不可或缺的重要燃料,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尕藏杰和他的创业团队看来,久瓦是绿色的燃料,使用久瓦作为燃料,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燃料,且追求环保理念。久瓦做有机肥料可改善土壤结构、遏制土壤退化、防止地下水污染;做燃料具有持久性、燃烧充分、热量高等特点。我们想到的是要把久瓦做成持久性的燃料和蕃香等,并致力于把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到全国各地,帮助乡亲们脱贫增收。”尕藏杰说。
在尕藏杰看来,如果能把久瓦推广出去,走出青藏高原,能实现更加环保、更加绿色的用能方式,获得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多赢”。
“我们的祖辈世代放牧为生,对于久瓦有着很深的情感,对于赖以依存的生活环境,我特别想要把它保护好,也想要带动更多牧民实现就业,获得稳定收入。开发推广久瓦资源,可以拓宽当地群众的增收渠道,增加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还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尕藏杰告诉记者。
目前,尕藏杰的团队拉忠噶尔蕃和合作者成立的德确牦牛生态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有四种“久瓦”系列加工产品——纯天然有机肥料、持久性的久瓦燃料、蕃香、简便式煨桑燃料。“目前,我们的产品主要在青海省内销售,下一步想要把销售渠道拓宽。”
除了久瓦产品,尕藏杰团队还自主研发了半自动久瓦捡拾器,“我们研发出来后,委托加工后免费发放给牧民们,希望能够减少他们的劳动强度,让他们可以收集更多的久瓦资源,也为我们公司产品保障更多的原料。”
2019年,公司实现销售额89.36万元,带动了海南藏族自治州52户贫困户增收。2020年在海南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跟海南州的9家合作社签订了合作合同,并致力于打造久瓦产品的线上推广渠道。
在从事创业创新指导的业内人士曾学良看来,久瓦燃料项目能够很好地解决牧区牛粪的深度使用及环保问题,能有效增加群众对环保燃料的使用,同时企业在当地对原材料牛粪的收购过程能一定程度增加牧民收入,有助于乡村振兴的实施。(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