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记者从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了解到,近年来,西宁市多点发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先后打造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家,省级文化产业基地(单位)45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家。
据了解,西宁已相继建成塔尔寺宗客驿、丹噶尔古城、藏医药博物馆、新华联国际旅游城等特色项目,建立了湟中河湟文化博物馆、湟源古道博物馆、大通非遗传播中心等文化载体,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文化产业项目。同时,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了多个文化场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社区文化站及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在此基础上形成24小时自助图书馆、社区流动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文旅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几何书店、莫热空间等融合发展的示范项目。
此外,以文化创作为载体,西宁精心策划“群文品牌”,培育大通老爷山花儿会、湟中民俗节、湟源丹噶尔排灯节等特色文化活动品牌。积极开展“百姓大舞台广场演出季”“幸福西宁书香夏都”全民阅读等系列文化活动,连续举办三届青海地方特色小吃展暨西宁美食节,河湟文化节庆品牌效应初显。(贾泓 董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