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门源回族自治县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四个自我”要求,不断纯洁干部队伍,堵塞制度漏洞,强化理论学习,加强警示教育,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促使全县干部职工在思想认识、责任担当、方法措施上跟进县委部署,真正把纪律严起来,执行到位,门源县紧锣密鼓奏响廉政文化合唱曲,确保文化养出廉政自律,润进干部灵魂,滋养浩然正气。
强信念筑忠诚
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方能“百毒不侵”,志存高远,力量无穷。今年以来,门源县全面开展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农牧民党员冬春轮训、党务工作者培训等学习活动,积极推动“党课开讲啦”“遇见·初心”“我以我行践初心”等活动深入开展,使缅怀革命先烈,用红色文化、廉政文化感召心灵、砥砺初心成为补足精神之“钙”的行动常态。同时,坚持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以预防教育在先的理念,县级层面组织召开了两次全县警示教育大会,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330余人次接受教育。全县各党委党组累计开展警示教育近百场次,受教育干部达3173人次,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全覆盖。组织领导干部赴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典型案例警醒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
注重理论学习,强化思想建设。以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为方向,以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县各党委党组立足“三会一课”、党委党组会等,强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和历次全会精神以及省州县全会精神的学习,为全县所有党组织征订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做到党员干部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反复学、系统学、跟进学,使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能够适应党中央治国理政新要求,使党员干部不忘初心、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增强,使党员干部在学习中不断强化自己的党性修养,从而坚定理想信念。
育文化提修为
廉政文化具有熏陶、引领、导向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门源县以培育风清气正、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为导向,从廉洁知识进干部职工脑袋等细微处做起,从传承红色廉洁文化等根植浓厚文化底蕴着手,使廉洁自律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坚持以浓厚廉政文化氛围熏陶干部职工,组织全县近40个单位部门集中展出100余块党风廉政宣传展板,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廉政文化,使观者敬畏法纪,时刻保持思想上的清醒;坚持以廉洁知识进脑袋、熏陶干部职工为导向,组织各党委党组开展了全县廉政文化知识竞赛、廉政知识答卷等活动,营造了以赛促学、以学促行的良好氛围,促使党员干部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始终保持浩然正气;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廉政文化融进回族宴席曲、眉户戏等地方戏曲中,通过真挚的感情、质朴的语言、形象的表演厚植廉政文化,达到以文化人、以文养廉的目的,使党员干部在润物无声中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为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道德自觉,增进道德认知、强化道德养成。门源县组织开展“爱党爱国爱门源”系列活动,各党委党组深化活动内涵,通过“看一本红色书籍、观一部红色电影、讲一个道德故事、写一份感悟心得”等立德修身的活动,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做到以德修身、对党忠诚,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
重家风划边界
党员干部的家风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晴雨表”。家风正,则作风优、党风清、政风淳。为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建设良好,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及家属的廉洁意识,门源县以“廉洁有你,幸福有家”为主题,组织开展“写一封廉政家书”活动,将廉政教育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有效贯穿至领导干部家属这个关键,引导党员干部家属当好“廉内助”,把好家庭廉政关。一些乡镇立足实际,强化领导干部廉政教育的同时,通过组织领导干部家属和村两委成员家属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形式,增强他们的廉洁意识,做到家属常念“廉政经”、多吹“清正风”,在家庭熏陶下,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慎微对待小事小节小利。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家教对个人、家庭、社会都至关重要,是党员干部人生的必修课。门源县把以规立家、修身齐家、文明传家作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务实为民的基础环境,通过践行一次廉政承诺、发起一次廉洁倡议或将通过评选廉洁文明家庭、开展家庭助廉教育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厘清亲情与权力的边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真正做到持之以恒、坚如磐石,防微杜渐、善始善终。(马智尧 裴启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