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看一场电影、欣赏一场文艺演出、带着孩子在周末逛一逛博物馆,再到图书馆享受阅读的乐趣、或跟家人一起参观一场主题教育展览,生活过得惬意而多彩。如今,我省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我省群众充分享受到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
在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沟乡蔡家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已经成为村民闲时最爱的去处。每隔几天这里就会上演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小节目,大家载歌载舞同赞美好生活。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峡镇元墩子村农家书屋,文化管理员周末组织学生到农家书屋看书,平时带动村民读书看报,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我省各地通过新建、改造、提升资源整合等方式,形成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有乡村小舞台、文化活动室、文体广场,并配备文体广电设备,不仅为民间剧团提供了演出场地,还开展党员教育、社会公德、普法、科普、技能培训等多方面的服务。
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不论是乡村还是城市,文化活动遍地开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文艺精品层出不穷,文化惠民政策不断落实让市民们真正享受到了文化福利,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目前,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52个,文化馆55个,我省建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16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69个,不断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各族群众乐享文化福利。
不仅如此,来自全省的100支大美青海文艺轻骑兵团队创编了通俗易懂、接地气的各类文艺作品,通过歌舞、曲艺、“花儿”、小品、地方戏等多种艺术形式,以乡村为重点,在社区、学校、军营、工矿企业、敬老院、福利院等地演出,为全省各地送上了一场场精彩的文艺演出,让各地群众不出家门就能共享文化惠民好政策。(吴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