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各个部门在巩固前期成果的基础上,全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进度、楼院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力度,对标对表补短板强弱项,确保了人居环境干净整洁。
变身宜居小区
说起以前的西宁市宏觉寺街1号小区,居民张宝林连连摇头:“我在这住了20多年,以前的小区跟现在简直没法比。从前,路面坑洼不平,我们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院内没有绿化、没有凉亭、没有门卫,车辆也没有地方停。”
宏觉寺街1号小区住有200多户居民,由于建成时间早,又没有物业管理,导致这里的道路坑洼不平、墙体脱落严重、电线东拉西扯,楼院环境较差。2015年,小区实施了棚户区改造后,墙体重新粉刷,地坪重新铺设,车辆有了专人管理。城中区仓门街街道办事处前营街社区协调相关部门为小区修建了花园和凉亭,还在小区内经常举办文艺演出、政策宣讲等活动。
“我们小区发生了改变,也更干净了。”9月4日,记者来到宏觉寺1号小区,几位居民正围在院门口的花坛边聊天,居民杨明夸赞。小区保洁员张师傅和妻子每天两次清扫院子。看着整洁明亮的小区,居民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珍惜现在的生活
“我们这个老院子,虽然不大,但是很干净,邻里关系和谐,虽然常住户不多了,但谁家有困难,大家都会互相帮忙。”前营街10号小区业主委会主任马海英正在捡拾着院内的垃圾,他告诉记者,近年来,文明已经走入了居民心间,小区的变化这么大,大家都很珍惜现在的生活环境。
走进前营街10号小区,眼前的情景让人难以置信,过去还是破旧、脏乱差的老楼院如今已“华丽转身”,小区内长期堆放的垃圾不见了,几十间年久失修的破旧煤房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停车场和健身场地。
74岁的董银凤老人介绍,以前这个小区因为没有大门,大小便随处可见。没有物业和专门清扫保洁人员,环境卫生很脏;小区内路面坑洼不平,基础设施滞后,院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问题非常严重,居民生活环境很差。
自从前营街10号小区实施棚户区改造后,2018年,仓门街街道办事处和前营街社区协调,为小区建立了门卫室,配备了值班人员,院内安装了健身器材。同年,社区帮助前营街10号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居民实现自治。
现在除了每天有保洁人员打扫卫生之外,小区一些常住户在业委会的带领下,每日清扫楼道,看到院内有垃圾堆放,他们都会清理干净。“院子一天一个样,居民们的素质也都提高了。”居民蔡连国笑着说。
携手共建优美环境
宏觉寺街9号、11号小区里,物业公司保洁员朵长青在擦洗着分类垃圾桶,他的妻子拿着扫帚,仔细清扫着花园里的落叶。小区有12个单元,朵长青和妻子打扫完院子之后,还要打扫楼道,确保小区院子和楼道都能干净整洁。
宏觉寺街9号、11号小区建成时间较早,以前院子没有专人管理,垃圾遍地,环境脏乱差。物业公司入驻小区后,携手街道、社区积极为共建优美环境小区而积极努力着。尤其在2016年,实施棚户区改造后,物业公司更是加大了对小区环境卫生的整治。如今,沿着小区里干净整洁、环境幽雅的小道一路前行,可以看到小区居民悠闲地聚在树荫下聊天,孩子们则在院内嬉戏玩耍,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景象。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居民的幸福指数,只有实实在在地改善社区环境,才能让居民有获得感。”前营街社区党委书记张若蕾告诉记者,针对辖区老旧小区多的情况,从2018年开始,社区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清脏治乱、拆除违章建筑、旧楼区改造等工作,涌现出了一批绿色楼院,增加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燕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