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近期关注

牧民增收越来越多元

来源: 新华社    发布时间: 2020-07-05 10:09    编辑: 陈悦         

  早晨8点,高原初升的太阳把金光洒满广袤草原,露珠在草尖上跳跃,小鸟悦耳清脆的鸣叫让草原霎时沸腾起来,“虫草大军”背起行囊,像登山客一样奔向山头人影晃动的地方。

  在父亲永周的指导下,13岁的藏族姑娘才仁永尕趴在海拔4000多米的山头上,仔细寻找着隐藏在草甸下的冬虫夏草,她神情专注,期待着这一天有更多收获。

  才仁永尕家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秋智乡格麻村,曲麻莱县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素有“江河源头第一县”的美誉。才仁永尕和家人挖虫草的地方位于该县巴干乡两山间内一条狭长的沟壑内,因为这里是该县为数不多的虫草集中生长之地。

  35岁的藏族妇女白玛宽卓包着粉色的头巾,腿上套着皮料裤子,她拿着药铲以“匍匐”的姿势向山头慢慢前行。突然,白玛宽卓指着一块草皮,兴奋地说:“看,虫草就在下面,虫草也很害羞,它只会露出一点细细的头,这种姜黄色,个头又大的虫草品质是最好的。”

  她轻轻地用药铲刨出一个近10厘米的小坑,将包裹着泥土的虫草装进一个袋子后揣入怀中。为了保护草皮,挖出虫草后她将周围的土全部回填。

  多年来,虫草经济是三江源地区虫草产地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巴干乡团结村一社社长才文说,虫草采挖季期间,为了严格防控外来人员以及防止破坏草场等行为,村里在每个入山口都设有卡子。

  不过近年来,当地牧民的收入正变得越来越多元。玉树州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才扎说,玉树是畜牧业大州,全州牲畜数量超过200万头(只),在政府引导下,玉树目前已成立206个农牧民新型合作社,合作社在抵御自然灾害、提高牦牛出栏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高了牧民的收入。

  “除了发展合作社,三江源国家公园成立后,很多牧民被聘为生态管护员。”三江源国家公园曲麻莱管理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局长尕塔说。

  目前仅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就有17211名生态管护员,人均年收入21600元,生态公益岗位的设立在保护生态和藏区精准脱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