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植树节。为丰富群众义务植树活动,今年我省通过开展植树造林、认建认养、生态保护、抚育管理等形式,加快“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为适龄公民履行法定植树义务,长年提供尽责形式的场所。
去年,我省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其中,西宁市利用“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城市的契机,向市民发出“共享绿色发展绿化美丽家园”全民义务植树倡议,全市建立25处全民义务植树接待点;海东市连续举行义务植树“大会战”,并探索“互联网+”造林模式,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合作建设“蚂蚁森林”,完成柠条造林5万亩;黄南、海东共同主办“民族团结一家亲,牵手共植一片林”植树造林活动,党员干部及各族群众共同营造民族团结林。数据显示,去年全省完成义务植树1500万株。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西宁市把创建“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城市、建设国家级全民义务植树基地作为主要任务,将西宁北山美丽园和西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湟中县蚂蚁沟试验林场)申请成为我省两处国家级基地。另外,北山美丽园日常养护管理项目作为西宁市全民义务植树认养项目,现有1家单位、10位市民出资认养绿地。
今年,我省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通过开展认建认养、管护劳动、绿化宣传、生态保护、抚育管理、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及其他形式,营建志愿者林、青年林、巾帼林、援青林、友谊林等“主题林”,进一步提高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尤其要加快“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为适龄公民履行法定植树义务,长年提供尽责形式的场所,西宁、海东要抓紧建设国家已批复和两市已规划的“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逐步建立各级各类“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体系,实现义务植树线上线下双轨并行,充分利用网络和智慧林业平台提高公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赵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