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明老师讲授的《急诊与灾难医学》即将开启直播授课,请各位同学进入课堂学习……”前几日,青海大学的一条线上教学上课提醒信息引起了临床医学院学生的热议。侯明是青海大学临床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同时还是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急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如今他还有一个更特殊的头衔,那就是——青海省首批赴湖北医疗队危重症组组长。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青海大学临床医学院原有的教学安排。但随着线上教学开课日的临近,临床医学院的教师们纷纷“出大招”,利用网络在线教学。可是又有难题出现了:《急诊与灾难医学》的第一课原计划是由侯明讲授,但他一直在武汉,已在抗疫一线高强度的救治工作中奋战一月有余。
这堂课是否还能如期上呢?当学校工作人员拨通侯明的电话,他的回答是肯定的:“不能耽误学生的学习!”这不仅让大家悬着的心落了下来,更有一丝感动涌上大家心头。
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教书育人,在立德树人的重任中救死扶伤,在侯明身上大家看到了一位学者和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年近花甲之年的侯明,是我省赴湖北医疗队队员中最年长的一位,家里还有做完手术未愈的母亲。当接到上抗疫一线的通知时,他毅然舍小家顾大家,毫不犹豫就报了名。到达武汉市新洲区后,他来不及休息,就赶往医院,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救治工作当中去。
因为专业知识全,能力强,侯明被推荐为医疗队危重症组组长。他每天坚守在病区,虽然是隔着墙、隔着窗,但是他与病房里面的医务工作肩并着肩,与病房里的患者心连着心,每天早出晚归,回到宾馆还时刻准备着随叫随到。每天早晚两次的大查房必不可少,从听取病情汇报到重点分析,从系统评估到重点关注,每一步都井井有条,不仅为患者安排了最好的救治方案,也让一起参与查房的战友受益匪浅。
为了保障救治工作,侯明挖掘各种有利资源,为救治患者提供宝贵的知识、材料、设备,比如专家意见、紧缺耗材、呼吸机等;也为医疗队的队员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生活物资,比如说大家心心念念的馍馍、牛肉面等。
上面提到的上课提醒消息,让细心的学生发现:这堂课的老师不正是我省赴湖北医疗队的侯明主任嘛!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老师,都是医学专业学生心目中的英雄啊。所以这堂来自武汉抗疫一线的开学第一课——成为了临床医学院的“网红课”。聆听着侯明老师的授课,同学们感触万分:“您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心中的大英雄!”“老师您辛苦了,您要照顾好自己,我们等您早日归来……”
浓浓的师生情谊跨越时空,交织在一起。
侯明在课堂中给学生们的寄语是:“行医是一个需要责任和担当的事业。”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一堂毕生难忘的开学第一课形式,在这些未来医生们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