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清晨,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新区的黄河水面上弥漫着一层薄雾,像披着白纱的仙女。不远处,近百只白天鹅浮在水面上,享受着清晨的安静时光。
看到河岸上有人出现,这群白天鹅逐渐游向河中央。放眼望去,它们有的仰头高歌、有的低头戏水,别有一番情趣。“从前年冬天开始,群科一带的黄河库区水面上出现了不少白天鹅。这个冬天它们又如约来到这里栖息。”群科镇村民马海买说。
“白天鹅喜欢栖息在开阔的水域中,性喜集群,特别是冬季,常呈家族群居活动,有时多至数百只的大群栖息在一起。”摄影爱好者张永忠说。张永忠多年在黄河沿岸拍摄白天鹅,发现白天鹅对栖息地的选择条件很高,不光要有水和食物,还对水质和水生植物要求很高。如今,大规模的水鸟来到我省黄河沿岸安家,正是因为当地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更加利于野生鸟类的生存。
“白天鹅选择在群科一带的黄河库区生活,除了这里有安静的栖息环境、良好的水质,还因为有充足的食物得以保证。”马海买说,这两年黄河库区沿岸得到治理,两岸的树木增多了,水里的虫鱼也增多了。
说起群科一带黄河生态环境的改善,在群科镇附近居住的村民马木沙深有感触。“每到冬天,除了成群的白天鹅,还有绿头鸭、赤嘴潜鸭、白骨顶等,多达七八种水鸟在这里栖息。”马木沙说,白天鹅前两年也有,它们对当地的环境比较熟悉,而赤嘴潜鸭是去年新飞来的,对当地环境陌生。当人们靠近河岸时,它们会飞走或游到河中央,当人离开后,它们又回到河岸。现在村民的护鸟意识提高了,很少打扰它们的生活。
“许多水鸟选择在化隆黄河沿线的库区安家,主要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根据中央、省上环保督察组的要求,化隆相继关闭了黄河沿岸的农家乐、茶园、沙场、砖瓦厂等,使得黄河水质明显改善,来这里越冬的水鸟数量大幅增长。”化隆县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说。
鸟类专家表示,鸟类的栖息地首先要有足够的食物保证觅食,有植被、土壤、气候条件,主要还要有安静、安全、隐蔽的筑巢环境。不难看出,野鸭、大天鹅、白鹭等选择在黄河沿岸的湿地过冬,说明当地的黄河水质环境有了极大改善。
从黄河源头的玛多,到黄河出省境的民和,在绵延1600多公里的干流线上,我省各地将保护黄河生态作为重大责任,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来自省生态环境厅的监测数据显示,黄河出省水质连续多年达到优良级别。黄河水质好转了,前往黄河沿岸生活的水鸟越来越多了。(赵俊杰 李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