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近期关注

“火烧沟”在蜕变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9-12-11 09:25    编辑: 陈悦         

  以前的西宁“火烧沟”,在周围居民脑海中的第一个词大多是“垃圾场”。

  “以前我们等于在垃圾堆里活着呢。”“水脏所以蚊虫又大又凶,我们都把这些蚊虫叫‘坦克’。”“进出一趟,下雨天是泥人儿,晴天是土人儿”……当记者让地处沟道片区内的西宁市彭家寨镇火西村村民描述昔日火烧沟场景时,村民们的生动语言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幅昔日火烧沟的“恐怖场景”。

  而眼前的火烧沟,车水马龙,再也没有了漫天黄土;初具规模的“城市公园”已经完全取代了昔日的垃圾填埋场。虽已时值冬日,仍然可以看到退耕还林“还”出的大规模绿化带,昔日的垃圾沟变身为西宁市民的休闲花园……

  “火烧沟”的蜕变缘何而来?

  为彻底改变火烧沟的脏乱差状况,西宁市委市政府下决心进行整治,启动了火烧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提出建设火烧沟风景画廊,康体休闲游憩带和乡土文化体验带,生态教育核、休闲生活核、乡土文化核“一廊两带三核”的空间总体规划。记者了解到,项目计划投资12.4亿元,建设年限为8年,分8个子工程项目实施,治理范围为火烧沟内长度约为5.5公里,建设面积585公顷的区域。

  建设中的“沟口人工湿地净化工程”是火烧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的基础性前置工程,也是中央环保督察重点跟踪督办的整改任务之一。这项工程由于施工期降雨频繁、雨量较大,沟底内物料运输车、工程车难以进入等原因,项目建设进度未达到预期进度要求。

  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部署开展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以来,省纪委监委牵头抓总,扎实督促推进,省生态环境厅党组高度重视,及时研究制定印发工作方案,从自查摸排、集中整治、长效机制三个层次聚焦督察整改任务中进展滞后的突出问题和中央环保督察群众举报案件,“火烧沟沟口人工湿地净化工程”作为整个治理工程的“重中之重”,被省生态环境厅纳入主题教育专项整治予以重点督办。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们倒排工期,加快工程实施,现在已经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西宁市城西区生态环境局局长高晓明介绍说,“沟口人工湿地净化工程总投资2.9亿元,包含中央环保专项资金补助1950万元,重点修复火烧沟水生态环境,解决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及地质灾害等问题,实施了沟道治理、沟口两侧垃圾清运、人工湿地和排洪渠建设、边坡削坡、防渗膜铺设和种植土回填工作,可以说是成效明显。”

  改变大不大,亲身经历过的人更有发言权。“以前根本不敢开窗,一开窗一屋子土和灰,现在我们天天开窗透气,家里都是干干净净的。”火西村村民张启发高兴地说。

  “以前我们这里哪有人来啊,躲都躲不及,今年夏天已经有不少人开车来游玩了,我们作为火西村的村民,自信心都提高了不少!”村民崔振科接过话说,“等这个公园彻底建成了,我们这儿一定会成为城郊旅游的好地方,开个农家乐什么的,也是我们挣钱的新路子嘛……”

  火西村村委会主任张生玉也笑了:“说实话我们以前只知道自己生活的环境不好,哪能想到别的,但现在我们知道了,党和政府是真正心疼我们老百姓,什么都想在我们前面,为我们创造好的生活环境,还为我们将来的经济发展做了打算,我们全体村民一起点个赞!”

  “群众的认可来之不易,随着主题教育和专项整治的深入开展,我们也逐渐总结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西宁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马晓瑜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紧盯群众信访举报问题清单,持续强化环境宣传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的沟通衔接,实现信息共享,合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环境污染和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