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近期关注

青海速度

来源: 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 2019-10-01 10:11    编辑: 陈悦         

  回顾70年青海发展历程,青海的城市面貌、经济发展、交通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慢到快,都折射出青海速度。

  提速,5个小时和90分钟

  “现在从西宁到民和开车只需要一个半小时,你知道没通高速之前需要几个小时吗?至少需要5个小时,现在高速路都直接修到家门口了。”家住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的赵先生现在乘车从京藏高速或民小公路经川大高速能很快到家。

  近年来,全省公路网的规划建设也逐步完善,相继建成了平西、马平、西湟、湟倒、西塔、宁大、平阿、宁互、西宁西过境、共茶、察格、倒共、阿李、湟贵、德香、香花、花久等一大批高等级公路,有力地促进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了交通出行环境。

  从以前勉强可通行的472公里的公路,到现在公路总里程突破8万公里,高速公路达3328公里,我省基本实现市州通高速、区县通二级路、乡镇和村通硬化路,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出行速度逐步加快,通行质量稳步提升。

  不仅是高速公路网建设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城区公路网也展现出它的优势,依托凤凰山路、南北快速路等公路的建设,市民的出行速度不断加快,出行的便利让市民体会到了“青海速度”。

  凤凰山路的竣工通车,使城东区至海湖新区的时间缩短至10分钟。

  海黄大桥的顺利通车标志着牙同高速的全面通车,使西宁到黄南的车程缩短了20分钟。

  花久高速的竣工通车,使大武镇至德令哈的路程由原来的12个小时缩短为4个小时;至格尔木的路程由原来的1天以上缩短为6个小时;至玉树市的路程由原来的12个小时以上缩短为6个小时。

  缩短青海与世界的距离

  “从夏都西宁出发到高原小城门源只要40分钟,坐着动车品美食赏花海,大美青海真的不虚此行。”7月,在青藏铁路公司开行的D8901次动车组上,来自成都的游客刘建华先生难掩兴奋。然而刘先生不知道的是,以前没有动车之前西宁至门源的车程近3个半小时。

  1959年,青海境内运营里程只有121.14公里的兰青铁路正式通车,掀开了青藏高原铁路建设的新篇章。

  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创造了线路最长、海拔最高、建设周期短、施工环境恶劣等多项世界纪录。

  2014年,兰新高铁的开通运营,让青海迈入了高铁新时代。站房总面积8000平方米发展到今天6万平方米的西宁站正逐渐成为青海、西藏、新疆、四川铁路交通的重要门户。

  铁路运营里程从1978年的297公里扩大到2018年的3035公里;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从电力机车到高原动车组;旅客发送量从1959年的18万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1655.6万人次,青海铁路正以加速度奔跑。

  如今,开行至比利时和俄罗斯彼尔姆、巴尔瑙尔的4趟中欧国际班列,打开了青海多点多线的国际市场。

  青藏高原上铁路快速发展,人们体验着铁路特色客运服务,青藏铁路俨然已成为架起世界屋脊、通向世界的“金桥”。

  每年一座新机场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好转,出行的方式也从省钱向省时转变,乘飞机出行甚至成为一种时尚。

  从1958年1月4日,中国民航502号客机降落在西宁乐家湾机场,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青海首次降落民航客机,青海民航由此诞生。

  从一周一趟航班,一趟航班只能坐30人的初期,到现在“一主六辅”机场格局的形成,先后开通曼谷、首尔、东京、吉隆坡,中国台北和香港等国际和地区航线,民用航线通航点达69个,航线108条,青海速度再一次得到了验证。

  几年来青海实现了“每年开工一座机场,每年建成一座机场,每年投运一座机场”的高速发展。

  2014年,德令哈机场竣工通航;

  2015年,花土沟机场竣工通航;

  2016年,果洛机场竣工通航;

  2017年,格尔木机场改扩建工程竣工投运;

  2018年,祁连机场竣工通航;

  2019年,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试验段开工建设。

  在机场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青海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也在快速增加。2016年以来,青海机场连续3年实现每年1个百万级的高速增长。2018年12月20日,随着当日航班的结束,青海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700万人次,较改革开放之初增长了465倍。

  航空交通的快速发展,促使青海各方面的发展稳步提升,同时也开通了一条条发展渠道。(才让三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