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 省政府新闻发布

我省水利70年累计投入758亿元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9-09-25 08:47    编辑: 马秀         

  9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发布会,省水利厅厅长张世丰就青海基本水情、全省水利发展建设改革情况、下一步工作重点进行了新闻发布。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省水利投入持续增加,工程建设大规模展开,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民生水利问题加快解决,水利支撑脱贫的能力显著增强,各族群众得到更多实惠;防汛抗旱工作全面加强,经受住多次洪旱灾害严峻考验,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节水型社会建设扎实推进,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水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水土流失治理持续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有力推进;水利体制机制发生重大转变,水利改革创新不断深入,行业管理能力显著提升;水利规划体系逐步完善,水利法治建设成效显著,依法治水进程进一步加快。

  据介绍,70年来全省水利累计投入资金达到758亿元,以大中小型水库和“引大济湟”为代表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有效保障了供水安全。同时,累计解决全省农村牧区413万人(次)的饮水问题,巩固提升了131.5万人的饮水安全水平,彻底改变了广大群众靠人挑畜驮车拉吃水的历史;基本建成了蓄、引、提、调结合,大、中、小、微并举的农田灌溉网络,全省灌溉总面积超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灌溉面积的5.3倍。

  几十年来,全省先后开展了黄河干流、湟水河、格尔木河、通天河、澜沧江等江河及其主要支流防洪工程建设和众多中小河流治理,健全完善了各级防汛抗旱预案体系,建成了省、8个市(州)、34个县(市、区)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建成了覆盖省内主要江河湖库的水文监测站网体系。依靠各级政府统一指挥、部门协调联动、军民联防联控、社会广泛参与,战胜了历次重大洪水和严重干旱,有效应对了局部地区发生的暴雨山洪灾害袭击。

  2013-2018年全省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全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水资源费征收额由1996年的84.8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1.99亿元。全省重点实施了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高效节水灌溉等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发展管灌、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推进工业节水改造,积极创建全国节水型企业。西宁、格尔木、德令哈三市被命名为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区。

  目前,全省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保护、考核制度体系。统筹推进东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三江源地区、环青海湖地区、祁连山水源涵养区和柴达木盆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7.34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7万平方公里,成功创建了西宁、海北2个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在河湖管理保护方面,全省建立了覆盖所有河流的省至村五级河湖长制管理体系,形成了党政负责、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齐抓共管责任链条。明确各级河湖长5925名,落实河湖管护员16263名。

  目前,全省有299个基层水利机构、64个抗旱服务组织和246个农民用水户协会服务在田间地头。同时完成5592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有人用、有人管”的管护新机制。并编制实施了青海省水利发展战略规划、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以及河湟地区、三江源、环青海湖、柴达木盆地四大分区水资源综合规划等重要规划,还编制实施了供水安全、防洪安全、中小河流治理、农村河道整治等30多项专项规划,形成了全覆盖、多领域的水利规划体系。(罗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