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近期关注

话说环湖二三事:激情如你 精彩如我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9-06-28 09:04    编辑: 陈悦         

  开栏的话

  有一种印记叫环湖赛印记。

  或难忘,或感动,或遗憾,或悲伤,飞转的车轮如一把年轮的刻刀,又如一支岁月的神笔,记录和讲述着即将迎来18岁生日的环湖赛故事。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成长之路,艰辛自知,甘苦共尝。在第十八届环湖赛到来之际,本报从今日起全程寻访“老环湖”并推出《话说环湖二三事》专栏,听他们讲那环湖赛的故事。敬请关注。

  如果不是听宋爱军的讲述,从第13届才踏上环湖赛征程的我,竟然不知我的“环湖前辈”们是怎么克服重重困难为大家呈现每一天精彩的。

  宋爱军算不上急性子,但说起环湖赛媒体宣传或是与环湖赛相关的点点滴滴,他的语速明显比平时快了很多。在跟随环湖赛成长的这些年中,他的角色共发生了三次变化,但最长的一次就是负责媒体宣传,这一变就是15年。

  “赛事圆不圆满看安保,精不精彩看宣传。”在他看来,环湖赛在成长,媒体也在成长。

  宋爱军清楚地记得,当年上线记者的发稿条件可以用“艰苦”来形容。“那时,我每天都抱着一台传真机,到了发稿的时候大家都围着这台‘宝贝’转,但就是这样,有的记者也等不到传真回传,只能打电话给社里,一个字一个字地念……”

  “那电视咋办?”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连文字都尚且如此困难,电视宣传该放怎样的“大招”。

  “电视就更难了。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电视直播信号实时传输,但那时想都不敢想。为了能从空中拍到镜头,什么办法都得想,这么说吧,只要能上天的东西,我们恨不得都用起来。”

  “对于摄影记者来说,胶卷也是极其宝贵,哪敢像现在的数码相机,按下快门一下就是多少连拍。如果说一个胶卷能拍35张,谁要能抢到36张那就赚了……”

  我听得目瞪口呆,宋爱军却说得有声有色。在他讲述的过程中,我的脑海中显现的全是那台传真机和手里拿着手写稿等着发稿的媒体人,全是准备飞上天的各类“飞行器”。

  然而,跟随环湖赛飞速发展的媒体时代让很多人都喜出望外。无疑,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环湖赛发展的必须。“创新,永远是环湖赛延续的生命。”宋爱军说,从创办之初直到升级为洲际顶级赛事,环湖赛紧跟着国际规则,朝着国际化方向不断前行,参与模式、自有模式和已经日趋成熟的“环湖模式”都是值得借鉴的。“今年,环湖赛正在积极申请进入UCI职业系列赛,这是在世界自行运动规则改革的大背景下,环湖赛进一步接轨国际的具体实践。”

  宋爱军说,单从宣传角度讲,这样的一次改革是对环湖赛宣传再次提升的极大促进。

  由此,第十八届环湖赛宣传报道的亮点和强大矩阵来了。

  宋爱军就像竹筒倒豆子一样介绍了今年的宣传矩阵,可谓都是重磅。在本届环湖赛上,环湖赛组委会首次成立了融媒体中心,“这是和国际化接轨的重要方式,参照环法的做法,实现传统媒体+电视+新媒体,实现全程及时地将赛事实况传递给受众。在今年,环湖赛开幕式和4个赛段通过电视直播,也将首次实现剩下9个赛段全部实现网络直播。”

  “除此之外,还要调配好‘做菜’与吃菜的关系。”他说,今年组委会邀请了专业的视频拍摄团队,通过制作小视频、短视频的方法,力争在200个以上的手机客户端同时传播,让更多的人通过手机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环湖赛。

  这些还不够,抖音、快手等新新传播手段也会进入环湖赛宣传序列,“这是环湖赛整合媒体资源的首次尝试,我们要让更多的人看到青海的自信、热情和情怀。”宋爱军说。

  在我们的微信群里,有一个名叫“环湖媒体一家人”的群。在这里,有这样一群人,对环湖赛结下了深厚的情结。这种情结就叫——激情如你,精彩如我。(王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