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专题专栏 / 专题 / 小财政大民生 / 收入分配

贫困户家的牛犊能卖上钱了——马锁安的扶贫故事③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7-09-26 09:57    编辑: 马燕燕         

  天刚麻麻亮,哇麻村贫困户刘有荣的媳妇何新梅就端着饲料钻进了牛棚。看着两大一小三只皮毛油光发亮的牛儿一边满意地咀嚼着草料,一边拿大眼睛瞅着自己的精神样儿,何新梅顿时忘记了身体劳累,只剩下满心欢喜。

  这个家里本来是养不起、也没想过养牛的。刘有荣卧病在床14年,媳妇不仅要照顾他,还要照看孙儿,并打理家里的十余亩田地,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得俩人连气都喘不过来,更不要说是花七八千块钱买一头牛养起来了。

  改变缘于“第一书记”马锁安的劝导、鼓励和帮助。2016年开春后,村里贫困户家打算搞特色种植养殖业的越来越多,唯独刘有荣家没这个打算,他们甚至指望村里能把扶贫补助资金直接发放到户。

  刘有荣不切合实际的想法被马锁安一口拒绝了,但马锁安并没有放弃这家人,而是一次次地登门做起了刘有荣的思想工作。

  “我躺在床上下不了地,马书记每次来,就坐在炕头上或凳子上跟我聊天。他掰着手指头给我算账,说我要是拿扶贫补助资金买上两头牛,按照两只牛每年轮流下一只小牛犊来算,我们家每年就能有五六千元的‘固定收入’,再种上点当归、油菜啥的,这以后的日子就有奔头了!”

  马锁安的一席话点醒了刘有荣,夫妻俩商量来商量去,决定照马书记说的养两只牛,这样何新梅平时就不用太费劲了,然后把田地“精简”到八九亩,再种上点当归,跟着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如今,刘有荣一家的生活就像他们当初憧憬的那样,地里的油菜、土豆足够一家人所需,当归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更重要的是,去年买来的两头牛果真下了一头小牛犊,刘有荣开了六千块钱的卖价,已经有人表达了明确的购买意向。

  “今年这头小牛犊再不济也能卖个五千块钱,明年应该还有一头能卖,真没想到,我家的牛犊也能卖上钱啊!”刘有荣高兴地说。

  用“输血”式的办法让贫困群众脱贫或许不难,但难的是靠“造血”式的发展让贫困户不返贫、持久脱贫。在这方面,马锁安结合哇麻村实际情况,下大力气引导很多像刘有荣这样的贫困户依据自身实际把产业搞起来。他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与贫困户充分沟通,把贫困户的想法、打算摸清摸透,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根据贫困户产业发展的真实需求,精准选择能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产业,带着哇麻村走上了一条通过培育增收产业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何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