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一片新绿,收获一份希望。短短几十年时间,西宁市置身于一片大森林的怀抱,绿意盎然。9月15日,本报刊发了报道西宁南北山绿化实践经验的长篇通讯《森林覆盖荒凉的英雄史诗——西宁南北山28年绿化纪实》。报道说,28年来,西宁南北山累计造林已达3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89年的7.2%提高到79%。数字不仅仅说明西宁市南北山的绿化成果,更见证了青海人在环境极度艰苦的高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植树的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是指引青海未来发展,尤其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途径、谱写美丽中国青海新篇章的基本遵循和行动纲领。
于青海而言,生态资源就是最大的资源,生态优势就是最大的优势,绿色发展就是最大的发展;于西宁而言,有了南北山的“绿色屏障”,周边湟水流域水土流失才得到有效控制,大气环境质量才得到显著改善,城区的热岛效应才明显减缓。
搞好国土绿化是打造绿水青山的重要抓手。1989年,青海省委作出一个重大决策:“绿化西宁南北两山、改善西宁生态环境”。西宁南北山绿化工程正式启动。可以想象,在南北山这样干旱的山上覆绿,没有特殊的方法和几代植树人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28年间,南北两山几十万亩绿树的背后有一个庞大的群体在付出艰巨的劳动,而尕布龙就是这个群体的杰出代表。我们相信,弘扬尕布龙精神,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一年接着一年抓,青海大地必定绿意盎然。
实施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重点公益林和湟水河两岸南北山造林绿化等专项工程,是打造绿水青山的主要手段。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我们相信,只要下定决心,抓住植树有利时节,全民参与,实干、快干、大干,每年完成植树造林任务,提高树木“成活率”,青海生态必将持续向好。
把绿化融入城市建设,多为城市“种树”,多给生态“留白”,建设森林城市,使林在城中、城在林中,这是打造绿水青山的目标。我们相信,创新造林模式,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调动林场、企业、社团、个人等植绿护绿爱绿的积极性,切实加快“四边”绿化,持续增加绿量、提升品质,我们就一定能感受到绿色一年比一年多,环境一年比一年好。(苑玉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