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记者从2014年青海省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至8月28日,我省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顺利结束,总计录取35500多人。
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考工作的主要特点如下:
●高考平安有序。全省各级政府、招委会成员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招考机构严密组织,教育、纪检监察、宣传、公安、保密、安全、城建、工商、医疗、无线电、通信等部门通力协作,为高考安全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条件。我省组考工作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高科技设施的运用走在全国前列,建成了覆盖全省(不包括省属三所本科院校)的71个标准化考点、2819个标准化考场和省、州(市)、校级考务指挥平台,所有考场都使用了金属探测仪、安检门等高科技手段,项目投资效益得到较好发挥。
●保障公平公正。进一步完善了网上评卷工作流程,做到了科学规范,评卷统分工作实现了零差错。教育行政、公安、纪检、招办、学校等多部门分工负责考生资格审查,正式录取前省招办又对全省二本上线考生资格逐一进行了集中复查,防止“高考移民”。严格执行省外在青务工人员随迁(读)子女就地高考报名录取规定,有效解决省外在青务工人员随读子女在我省参加高考事宜。
●落实惠民政策。落实面向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679个,比上年增加189%,对贫困专项计划考生实行单独划线、单设批次和同批次线下30分投档,一批农牧民子女通过享受优惠政策进入重点名牌大学就读。认真组织高校免费师范生、免费医学定向生、面向青南四州和两化艰苦地区等专项招生计划,促进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今年全省有12名残疾考生参加高考,实际录取11人,志愿服从残疾考生全部被录取。
●实行阳光招生。省招办严格做到了招生工作“十公开”,即:招生政策公开、高校招生资格公开、高校招生章程公开、高校招生计划公开、考生资格公开、录取程序公开、录取结果公开、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录取新生复查结果公开,确保招生工作程序规范透明运行。评卷录取期间,两次邀请考生家长代表、新闻媒体现场参观,录取信息及时向社会发布,确保每一个考生的录取结果经得起社会、学校和考生家长的检验。艺术、体育等特殊类型招生工作严格执行政策,与普通专业一样做到了公开、公正、有序。
●增强服务实效。招生录取期间,省招办开通了4部对外咨询电话,安排专人值守接听,节假日不休息。省招办咨询大厅今年招生录取期间日均接待考生及家长咨询、查询只有数十人次,比往年大为减少,查询的多为常规性问题。接待电话查询每天约为100人次,总计达4000多人次,主要解决偏远农牧区网络通信不便、考生难以及时查询录取结果的困难。各地招办同时开通了录取情况查询系统。
●宣传重心下移。学校建立以“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招生考试宣传工作机制,形成了“校长—招考老师—班主任”的宣传工作模式。充分运用QQ群、微信、电子信箱、网络平台、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和载体,搭建“阳光高考”信息宣传平台。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考生志愿填报更加理性,志愿满足率进一步提高。
●强化纪检监督。省招委监督监察办公室对录取纪律的执行和计划调配、投档退档、录取审核、特殊专业招生和招生计划执行情况等进行严格监督,对考场编排、成绩登录、评卷、志愿收集(含复征志愿)等重大事项、关键环节、重要岗位和重点时段工作进行现场监督,同时安排专人受理群众来电、来信、来访。
今年我省招生录取期间没有发生一起违规违纪问题,做到了程序严格、平稳有序,纪律严明、风清气正,公开、公平、公正、透明。考生、家长更加相信招生录取靠严格招生政策原则和录取程序、靠志愿、靠分数,不相信非正规渠道信息,不再托人找关系,有效提高了高校招生工作和教育部门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