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2005年,教育部对青海师范大学进行办学整体水平评估,认为学校办学空间严重不足,投入及硬件设施差距较大。省政府由此提出青海师大建设新校区的意见。
2013年1月17日,新校区建设项目建议书获批。青海师范大学新校区位于城北区海湖北路北延段东侧和规划学院路北侧,与青海大学北部毗邻。项目规划总面积约1303亩,投资约14.9亿元,规划建筑面积约28万平米,容纳学生规模10000余人。2013年9月30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15年基本建成,2016年投入使用。
【建设者感言】青海师范大学新校区的开工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优先发展教育战略的重要体现,是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青海师范大学全体师生期盼已久的愿望,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重大机遇。通过严格项目管理,加强监管力度,推动项目阳光公开运行,使新校区项目成为“廉洁工程”、“品牌工程”,向省委省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青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银生
【现场见闻】去年9月30日,备受期待与关注的青海师范大学新校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带着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记者3月6日下午对学校宣传部部长牟昱苍进行了采访,并走进建设工地现场了解情况。在学校宣传部,牟部长放下手头繁忙的工作热情地招呼我坐下。他说,通过媒体向社会各界如实反映新校区建设进展情况,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希望我们的努力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
交谈中,有关负责同志送来一份项目简介。材料不多,但内容却正是我所想了解的。
建设新校区是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需要。项目建设将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办学空间不足问题,进一步改善师生学习生活环境,为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提供更好的硬件支撑,并将进一步优化我省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提高我省高等教育水平。
建设新校区是促进基础教育、民族教育水平稳步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项目建设,有利于整合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民族教育办学资源,更好更多地培养培训具有多元文化、多学科、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宽阔视野和良好素质的教师和民族人才。
建设新校区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学校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服务能力的需要。项目建成后,在确保师资培养培训工作的同时,可以根据我省经济社会的实际需要和学校教学、科研特点适当拓展服务领域,为我省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更为全面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支持。
牟部长介绍说,新校区建成后,学校办学条件能够得到显著改观,教学质量也将进一步得到提高。预计每年,我们能够培养1800名左右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基础教育教师,能够承担4000人次以上的教师岗位继续教育任务,承担1000人以上的教师学历补偿教育,为实现我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数量、质量稳定的基础教育师资保障。与此同时,新校区的建成,还能极大地改善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条件,进一步提高师范教育教学科研质量,推动青海教育事业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并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束对牟部长的采访,我又跟随师大新校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尹青松来到了项目建设工地。
走进工地的学生公寓楼建设点,施工正在有序进行。尹主任介绍说,学生公寓楼建设共分两个标段,中标企业分别为江苏仪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国铁建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目前,1标段已完成临舍搭建,1-3号楼完成夯扩挤密桩,正在进行灰土褥垫层及碾压密实,完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2标段4-6号楼正在进行施工临舍搭建和部分楼体基坑开挖、地基处理工作。围墙建设已完成东侧600米砌筑,南侧围墙完成砌筑。
采访中,两家施工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均表示,工程关系青海的教育大事,一定要建设文明工地,不辱使命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采访结束,乘车驶离工地,远远回望,那片土地仿佛已然升腾起青海教育事业新的梦想!(解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