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记者从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我省教育亮点纷呈,将在立德树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活力以及增强教育执行力等方面出实招。
把爱国感恩法制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省州县情教育渗透到课堂教育中,完善学校党组织、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和学校、家庭、社会两个“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在学校开展节粮节水节电等“三节”活动。建立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结合学生实践活动、实践课堂的实施,进一步明确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志愿服务的要求,以记实方式纳入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同时,学校要努力开齐体育艺术课程,保证课时,教会学生掌握一两项体育、艺术技能爱好,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要求,提高阳光体育运动实效。教会学生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全年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上报制度,将学生测试结果告知家长,学校测试情况向社会公开。
严格执行农牧区义务教育布局专项规划,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加强教学点建设,保证适龄儿童就近接受教育。撤并或调整学校、教学点必须报省政府审批。大力发展特色高中及示范中职教育,提高高中阶段入学率。今年要确保海晏、共和等5个县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开展校长交流轮岗试点,推进师范生顶岗支教,有计划组织城镇学校和农牧区学校、优质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开展交流,逐步缩小地区间、城乡间教师资源配置差距。启动实施《2014-2020年学校教育发展规划》,实现具备规划的行政村有一所幼儿园、乡镇有一所中心幼儿园、县城有一所示范幼儿园,力争到2015年基本普及有质量的学前一年教育。
启动省级试行中小学骨干教师点名调训制度,力争年内培训中小学教师1.6万名。继续实施好“昆仑学者”计划和“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深化课堂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评价体系改革,探索“高效课堂”模式,推广典型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研究出台省级中小学校办学评估标准,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引导普通高中走向特色化、多元化办学。
今年要推进高校和职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继续采取增招、减招、限招、隔年招和停招等调控手段,提升理工类专业占比,优化学科专业及在校生结构。重点推进中职到高职“立交桥”建设进程,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高职的招生办法和优秀毕业生免试入学政策,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力争15%的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学习,满足中职学校学生继续升学的愿望,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