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专题专栏 / 专题 / 建设美好新玉树 / 抗震救灾群英谱

生命之歌——玉树州人民医院原院长韩慧瑛特写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3-07-19 10:21    编辑: 李滨

  人们感佩于她把群众的利益和生命安危看得高于一切,感佩于她虽身患重病,却抱病坚守岗位,用满腔热血和宝贵生命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爱人民的时代赞歌。今年5月,省委作出了向韩慧瑛同志学习的决定,韩慧瑛身上所体现的伟大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优秀品质,是新青海建设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群众路线教育的生动教材,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一座时代的丰碑。

  韩慧瑛17岁就成为州人民医院儿科医生。31年来,她一直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来对待。

  那年,韩慧瑛还是玉树州医院小儿科主任。冬天的一个深夜,已怀孕数月的韩慧瑛被紧急叫回医院,抢救出现意外情况的新生儿。韩慧瑛骑着摩托车赶到医院,全力投入抢救,天亮时,新生儿终于转危为安,但是第二天,韩慧瑛流产了。为了抢救别人的新生儿,她竟然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多年前,藏族妇女扎西秋阳的小女儿因患结核病住进州医院,由于家庭困难,韩慧瑛拿出自己的4000元钱为她女儿支付医疗费,还给孩子买来水果和酸奶。孩子痊愈出院后,韩慧瑛还不时去她家复诊、探望。

  ……

  岁岁年年,一个个寻常故事,描述的是她对本职工作的无限热爱,谱写的是她对患者的如山大爱。

  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这时,饱受过敏性紫癜、高血压等多种病痛折磨的韩慧瑛,正在千里之外的西宁接受治疗。家乡地震的消息让她心急如焚,她当即拔下点滴,半小时后,已经踏上了返乡的路程。

  汽车疾驶在前往玉树的道路上,当车到花石峡,前方不远处驶来了一辆皮卡车,车上载着两名从玉树送出来的地震伤员。老大爷的胳膊已骨折,而老奶奶的内脏则受到重创,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韩慧瑛冲着司机大喊:“扎西,快把我们的车腾出来,让两位老人赶紧去西宁!”韩慧瑛和同事坐上破旧的皮卡车继续行进在前往玉树的路上。

  经过一天的奔波,当晚韩慧瑛就出现在了患者和职工中间。她顾不上休息,忍受着疾病和高原反应带来的严重不适,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当中。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凭借着手电筒发出的微弱光亮,她带领医务人员对全院所有患者进行会诊。天亮了,忙碌了一夜的她又投入到伤病员的转运工作当中。

  长时间在极为恶劣的地震环境下身心交瘁地超负荷工作,对于身患重病的韩慧瑛来说,结果可以想见。2010年7月,韩慧瑛因中断治疗和劳累过度病倒在岗位上。(辛勤)

  根植大地

  韩慧瑛,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她扎根基层、服务人民,视患者为亲人,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献给了崇高的医疗事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把群众的利益和生命安危看得高于一切,虽身患重病,却抱病坚守岗位,把希望和安全留给群众,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用满腔热血和宝贵生命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爱人民的时代赞歌。从韩慧瑛身上,我们看到了信仰的力量、为民的本色、无私的情怀,她是精神的丰碑、时代的楷模,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

  韩慧瑛是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英雄模范,她与常人并无不同,但是当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她能够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她爱岗敬业、勇于担当,扎根基层、服务百姓,默默奉献、不怕牺牲的人生追求,鼓舞和激励全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强国之梦转化为做好各项工作的精神动力。

  当前,我省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展开。我们要通过学习韩慧瑛的先进事迹,切实增强自觉性,牢牢把握作风建设这个主要任务,把对韩慧瑛的崇敬之情转化为激情动力,贯穿到教育实践活动中、落实在具体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业绩上,立足本职岗位,结合自身实际,服务大局、服务地方、服务群众、服务基层,通过对“四风”问题的大排查、大检查、大扫除,不折不扣地把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好,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赢得各族群众的信赖、拥护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