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专题专栏 / 专题 / 建设美好新玉树 / 抗震救灾群英谱

极限跋涉——追记优秀共产党员才仁松保(上)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3-04-02 08:43    编辑: 马燕燕         

  元旦前夕,我突然接到一个任务,去采访一个人,而这个人已经不在人世。早在两个多月之前,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他曾为之纠结、牵绊、付出和热爱的世界。在短短四十九个春夏秋冬里,他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献给了这个世界,直到耗尽最后的一点力气和心血。

  那么,我到哪里去找寻这个人呢?

  循着他一路跋涉而来的足迹,我找寻那个身影。杂多、阿多、下拉秀、玉树,这些都是他人生的驿站。我一路追寻而来,而身影何在?

  望着他一路决然而去的远方,我寻觅一个方向。而方向何往?

  玉树、西宁、北京,他一路走远;而后又北京、西宁、玉树,他又一路归来。我一路追寻。问天问地,问山问水,问路人,问亲人,问同事,问好友……问他的所在,问他的去向……

  一个梦想:他要成为草原上的一个好医生

  那是三年前的4月13日晚上,大约在十点左右吧,当才仁松保走进玉树县妇幼综合医院之后,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径直走向办公室,而是在院子里走了很长时间。不知为什么,这天晚上,他特别想看看医院的样子。虽然,对医院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他熟悉得就像自己身上已经穿了多年的那件蓝西服,那里渗透了他的心血。

  那件蓝西服是医院发的,所有医护人员都有一套。其他人穿了几次之后就很少再穿了,而他从第一天穿上之后,就再也没有脱下过。衣服已经很旧了,上面的颜色已经褪了很多,原来的深蓝色已经变成蓝中透灰的样子。如果不是人们还记得它原本的颜色,就根本看不出它原来的样子。可是,他总也舍不得脱下,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在家里,也不管是去出差还是去开会,他一年四季都穿这一件衣服。他的同事和朋友们,即使在人群中,只要大老远地一看见那件衣服,就会认出他来。好像那已经不是一件破旧的衣衫,而是一个鲜亮的标志。而且,他从来不系皮带,裤腰里总是缠着一根布带。

  为此,很多人都当面劝过他,让他换一件衣服。尤其是和他一起到外地出差的那些同事们,在很多场合,看着这个带领他们的人穿成那个样子,甚至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但是,他总是说,自己太胖了,没有太合身的衣服,就这件最合身了,穿得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不想换。

  他真的很胖。与他一起上过学的同学回忆说,他17岁时,就已经有了90多公斤的体重。从那以后,身高并没有增加多少,还是停留在一米七三左右,而体重却一路走高,一度曾逼近150公斤之多。在所有熟人的眼里,他就是一个庞然大物,坐在那里时就像一座小山丘。一般来说,这样一个人平时走个路什么的一定很困难,可是,他的同事们告诉我,他不是这样。

  有一年,医院医务科科长珠扎来西和他一起到安徽太和县进药时曾领教过他行走的速度。无论走到哪里,除了坐火车和长途班车,只要迈开双腿能走到的地方,他都要坚持走路,而不会搭乘别的交通工具,更别说是搭出租车了。他说,走路省钱。省下一点钱,就可以多进一点药。珠扎来西心想,你那么胖,能走动吗?可是,当他们真正迈开步子往前走去的时候,只见他那两条腿就像鼓槌敲鼓一样,一溜小碎步,变换频率之快令人瞠目。没走多远,他就已经把大伙儿都远远地甩在后面了。他们看见,他一边飞快地赶路,一边不时地扯下搭在肩膀上的那条毛巾擦汗。那是个夏天,他们这些长期在高海拔地区生活的人,受不了内地的炎热,不一会儿,汗水就湿透了衣背。“胖子”——很多人都这样叫他——才仁松保的汗水淌成了河,直接往地上流淌着。

  那个时候,医院的药品全部都要自己采购,为了减少中间环节、减轻患者的药费负担,才仁松保一直坚持直接到厂家采购,而且,医院不设专门的采购员,每次他都要亲自去,而随行的人员每次都是不一样的。他说这样可以互相监督,从而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漏洞。医院里很多人都有珠扎来西一样的记忆,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他们都要住最便宜的旅店,吃最简单的饭。

  就在才仁松保这样的精打细算和苦心经营中,医院的规模也才一天天发展壮大。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把一所总资产不足50万元、像一所卫生所一样的小医院变成了一家拥有住院部大楼、门诊大楼和传染病大楼,建筑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固定资产超过1500万元的综合医院。2009年,医院接诊人数达到22721人次,住院病人2538人次,床位使用率100%。医院面貌与他上任前相比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

  那天晚上,走在医院里时,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悦。

  看着夜色中灯火通明的医院,想到医院在短短几年间翻天覆地的变化,他高兴啊!而他更高兴的是自己终于赶上了一个可以大显身手、大有作为的美好时代。

  一想到在未来的日子里医院可能会成就更加辉煌灿烂的事业,为玉树各族人民的身心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尤其是为那些贫困农牧民患者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自己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很多时候,他为此激动得无法入睡。这可是他一生的梦想啊!

  他还记得自己八九岁的时候发生的一件小事。在玩耍时,他不小心弄伤了自己大拇指,像是很严重,得到医院治疗。那时,因为父亲在杂多县工作的缘故,他们一家人也都在那里。可在当时,偌大的一个杂多县城,就连这样的小伤都治不了。父亲就陪他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州医院去看他的手指头,那是他第一次去医院。尽管现在从杂多县城到玉树州上,顶多两三个时辰就到了,可那天,他们坐长途汽车走了一整天才到州上。虽然,那个时候的玉树州医院还不如今天的一个乡镇卫生院,但在他看来,那却是个非常神奇的地方。那些穿着雪白色长衣服的医生和护士就像天使一样和蔼可亲。就在州医院的那几天里,他萌生了一个愿望,自己长大了一定要当一个医生,也穿着雪白的长衣服,在州医院那样的地方工作。

  一眨眼功夫,他就要中学毕业了,他甚至感觉自己的理想快要变成现实了。但是,依照当地当时的教学条件和教育质量,他要考到一座很好的医学院就读几乎是不可能的。权衡再三,他报考了青海省卫生学校。毕业之后,他被分配到杂多县阿多乡卫生院工作。他如愿以偿,当上了一名医生。可是,现实要比梦想中的样子要残酷得多,阿多乡卫生院里看不到他曾在州医院所看到过的情景。几间破旧阴暗的土坯房、几张破旧的桌椅、一个听诊器、一个出诊用的小药箱和一点点常用药物几乎就是全部了。而且,一年中的大多数时间里,他是这个卫生所惟一的医护人员。可是,他依然很开心。虽然条件艰苦,但他毕竟当上了一名医生。成为一名医生,不就是他人生的最大理想吗?初衷不改,无怨无悔。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