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族服务 / 民族团结 / 民族团结一家亲

贵南县: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擦亮和谐发展底色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21-06-02 10:40    编辑: 成忱         

  站在贵南县黄沙头防沙治沙纪念馆观景台远眺,一片片生机勃勃的草场尽收眼底。

  贵南县黄沙头防沙治沙纪念馆也是防沙治沙巡护站,卡加村牧民多杰加是巡护站林管员,57岁的他见证了黄沙头的变化,亲历了从以前的沙进人退到现在的人进沙退的变迁。

  “以前风沙吞噬草原,仅我们家每年就有近4公顷的草场被沙漠覆盖,全村人不得不搬迁出来。”多杰加指着黄沙头的深处说。

  后来,贵南县坚持党政军民学、州县乡村户全民齐上阵,团结奋斗共抗沙,每到春天,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各界人士都会自带干粮,开展防沙治沙攻坚战。如今,黄沙头治理沙化面积13万公顷,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9.24%。

  防沙治沙的成果让多杰加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如今吹风再也没有沙尘天气了,我们的草场又恢复了生机,沙漠深处还出现了一个湖泊,湖的周边种上了树,有时候还能在湖里看到鸟儿!”

  贵南黄沙头治理,是贵南县各族干部群众保卫美丽家园的行动,更是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的一次生动实践。

  近年来,贵南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全县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不断开创民族和睦、人民合乐、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好局面,保持了全县大局稳定、长治久安。

  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根基 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程

  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宣传工程,夯实思想根基。近年来,贵南县坚持把学习新思想放在首位,把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重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解决事关群众价值观深层次认识上下功夫,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群众共同价值追求。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等,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反分裂斗争,形成了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引导广大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把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实施创建基础工程,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行稳致远。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经济建设、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深度融合,开展了民族团结+精神脱贫、党性教育、文旅活动、产业发展等行动,不断拓展创建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培育77个州级示范点,27个县级观摩点和40个县级示范点,并实行动态管理,2019年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进寺院、进家庭、进市场、进景区、进网络活动,形成了机关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乡村和谐蔚然成风,社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市场诚信经营、童叟无欺成为经营者准则,军营“军民团结鱼水情”深入人心,学校师生共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的人人参与、全民共享良好创建氛围,全县创建之花处处盛开。

  不断增进各民族民生福祉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初夏时节,在贵南县茫曲镇敬老院里,护工索贝正在给85岁的拉姑吉老人梳头按摩,和煦的阳光荡漾开了老人满脸的笑容。2015年,贵南县创新养老服务模式要求,与第三方签订“医养结合,以医优养”协议,着力构建集养老、医疗、康复为一体的养老模式。目前,这个敬老院里住进了27位老人,有藏族,也有汉族,在10名护工的精心照料下,老人们衣食无忧,安享晚年,“虽然身边没有亲人,但是现在我们的日子过得好,啥都不用愁!”拉姑吉老人高兴地说。

  实施脱贫攻坚巩固工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近年来,贵南县坚持“精神脱贫是根本,产业发展是依托,就业带动是引擎,合作经营是出路,结对帮扶是助力”原则,总投资21.37亿元,夯实基础,创新精准扶贫模式,全县30个建档贫困村,2228户8700人建档贫困人口脱贫,实现绝对贫困清零,完成脱贫摘帽目标。

  实施凝心聚力工程,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制作播出《道德与法治》栏目微视频123期,《移风易俗我先行》公益广告微视频6期;2016年以来评选省级文明单位16个、文明村镇9个,五星级文明户4122户,依托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大力开展志愿服务工作。采取“双语+宣讲”“文艺+宣讲”“网络+宣讲”等方式,针对不同对象和受众特点,加强“滴灌式”宣传;开展组织编印《贵南印象》《最美的遇见》《流彩贵南·民族团结之花竞相绽放》等图书画册以及系列文化活动,筑牢“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思想基础。出版发行《藏族情歌》等四部民俗文化系列丛书,开绣格萨尔史诗260米藏绣长卷,举办“民族团结杯藏绣·歌舞·牦牛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文体活动,唱响了富民政策好、民族团结好的时代主旋律。

  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人才工程 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特色品牌

  实施创建人才工程,为民族团结进步提供组织保障。加强基层党组织“两化”和“三基”建设,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90.7%的行政村“两委”班子和100%社区负责人实现“一肩挑”;整顿软弱涣散村党支部6个,选派14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下沉乡镇担任第一书记和社区党建指导员,75名扶贫第一书记扎实做好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工作。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堂培训与实战实操相结合,精心组织“人员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活动,推动本土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相关职业技术学校累计培养新型职业农牧民1408名。

  实施创建品牌工程,增强民族团结进步的感召力。开展“六争六比”“军民共建”“扶贫助困”“捐资助学”等活动,推进军警民共建。开展非公经济领域创建,引导企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参与光彩事业和扶贫工作,企业参与创建面达100%以上。按照县域特色和文化底蕴,打造了民族团结进步展馆等红色教育基地,5.1万名干部群众接受深刻的党性教育和思想洗礼。积极选树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发挥榜样力量,增强创建工作感召力、亲和力和影响力,营造了人人参与创建,人人争当模范的浓厚氛围。(青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