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族服务 / 民族事业 / 民族经济

达隆合作社的七年“重生路”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8-09-16 10:15    编辑: 陈悦         

  “去年年底,我们合作社分红40万元,户均1万3千元,人均也有3千多元。”8月28日下午5时,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唐谷镇达隆村的村委会办公室里,皮肤黝黑的村支部书记旦正加乐呵呵地说出了村里的新变化。  

  只有30户、126个村民的达隆村似乎是同德县最小的村子。虽然人少,但有136公顷耕地、1011.8公顷草场,凭着这点“家底”,达隆村有着农牧业互补发展的好基础。7年前,同德县掀起成立村级合作社的热潮。从那时起,这个村子的发展就和合作社紧紧联系在一起。

  “说是合作社,可这具体怎么经营、成立后如何运转,我们心里也并不清楚。”时任达隆村党支部书记的旦本加直言不讳。这样的情况并不出人意料,此时,对于这个偏僻而又闭塞的牧区村子来说,合作社还是个新名词。

  就这样,2011年,达隆村历史上第一家合作社应运而生。在政府的扶持下,合作社建起了畜棚等基础设施,还收购了一批羊羔。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不好当,毫无经验的达隆人并没有从中摸索到什么门道,不到两年,合作社就因经营不善而难以为继。

  “当时有一个西宁市的老板提出愿意承包我们的合作社,眼看合作社撑不下去了,我们便承包给他。可一年后,他也运转不下去了。”旦正加回忆道。此时,经历两次失败的合作社失去了原本在村民心中闪闪发亮的光环,显得有些颓败。望着一座座畜棚,时任村委会主任的旦正加心有不甘。可即便如此,合作社还是渐渐退出了达隆村发展的历史舞台。

  2015年,旦正加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参加了前去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等地的学习观摩活动。看着人家的合作社发展的风生水起,回到村里后,几个村两委班子成员心里百感交集。

  “气候条件、地理环境都差不多,为啥人家就能发展起来?”

  “我们村里地也不少,草场面积也挺大,怎么合作社就运转不下去呢?”

  几个问题抛出来,旦正加心里那股关于合作社的“小火苗”又“噌”的燃烧起来。大家知道,改变的时候到了。

  “观摩结束没多久,我们就向县上交了申请,希望重新发展合作社。后来,我们又先后去兴海、贵德等县的合作社学习取经。”村委会主任多杰说。

  在旦正加的带领下,2016年,重新开张的达隆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股份制改造开始了。一只羊800元、一头牛4500元、一亩草场35元、一亩地110元……虽然入股条件标得清清楚楚,可面对连连失利的合作社,村民们更多的是质疑。

  一次次动员、一次次开会,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大事,大家都有些犹豫。为了带动群众的积极性,旦正加和多杰率先将家里的草场、耕地、牛羊统统入了股。紧接着,老书记旦本加第三个加入了合作社。

  村民万马才科的父亲魏树录是村上的老党员。看着村干部们一个个将自家的老本儿投到了合作社里,老魏有些坐不住了。

  “到时候羊没了,钱也没了,怎么办?”万马才科有些着急。

  “村干部一心为了大家的发展,能把你带到沟里?”老魏坚持己见,动员儿子把家里的13公顷草场、7头牛、30只羊和1.67公顷耕地一股脑儿入了股。

  5户、6户、7户……村上的15名党员干部先行“试水”。有了后盾的旦正加一天到晚往县上跑,到处打报告,终于为合作社争取到了35万元的扶持资金。

  “原来村民主要是靠天然草场放牧,对草场的破坏比较大,而且养殖周期也长。后来,通过外出学习和专家上门指导,我们按照高效养殖的模式进行科学发展,养殖周期缩短为6个月,其中前2个月依靠母羊母乳喂养,后4个月靠青稞等青饲料喂养,很大程度上减轻草场的压力,有利于被破坏草场的恢复。而且,羊肉、羊毛、羊皮等产量不断增加,也有条件逐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链。”多杰介绍说。

  2016年年底,从来没有盈利过的达隆村合作社赚到了第一桶金:10万元。

  看出了效益,村民们也动了心。但村干部们考虑的更“远一步”,既然重新发展起来,就要规范经营,合理运转。

  “我们将合作社分为两个小组。养殖组负责养殖牛羊,养牛、养羊两个小组分别有4名和6名成员,其中一人担任组长;种植组有8个成员,一名组长。为了保证产量,小组长和村委会签订责任书,各组成员再和组长签订责任书。倘若产量不达标,立即按照合作社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罚。”

  渐渐地,达隆村的传统农牧业实现了向集约化管理、现代化装备、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牧业的转变。眼看合作社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好,2017年9月份,村民切军太拿出自家的4.33公顷耕地和18.67公顷草场加入了合作社。至此,达隆村全村30户村民和他们所有的草场、耕地、牛羊全部加入了合作社。

  到了年底,合作社总收入72万元,其中农业收入50万元,牧业收入22万元,实现纯利润54万元,按照合作社的规定,将利润的75%向社员按股分红,其中分红资金达到40万元。

  村民索南本原本是村上的贫困户,因为自身有些残疾,两个孩子还都在上学,一家四口的生活重担全压在妻子措木加肩上。2016年,村干部用他家的产业扶贫资金为他买回来了4头牛,一年后,多了4头小牛犊。

  2017年,索南本将8头牛、1公顷耕地和13公顷草场全部入股到了合作社,年底拿到了8千元的分红。措木加作为养殖小组的成员,负责养羊,一年下来,在家门口挣到了3万元。

  “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想过一年能有这样的收入。”索南本言语之间,难掩激动。

  一年后的今天,回想起当时的情形,旦正加依然肩上的担子重千斤。“坦白说,当时压力很大。特别是15个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带头加入后,更觉得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

  “在经历了前期无数次的观摩学习后,我们心里都有几分把握。那会儿脑子里就一个念头,闯!”多杰接过话茬说,既然当了这村干部,就一定要带着村民们干出个样儿来。

  如今,“四个百分百”合作社渐渐走上正轨,村民的人均收入也从2015年的4500元,增加到2017年的6700元。这样的变化,唐谷镇党委副书记许正平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对于我们镇来说,达隆村有两个特色。一是合作社实现了村民、牛羊、耕地、草场百分百入股,二是达隆村是唯一一个没有低保户的村子。”许正平说,通过“达隆模式”,村民找到了脱贫致富新门路,村子也有了更加团结更加和谐的新面貌。这个过程中,达隆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推动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组织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农牧民党员站在经济发展第一线“唱主角”、“挑大梁”,为农牧民讲政策、授技术,为合作社发展献计献策,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党员干部。(咸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