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运会
民运会第三天:马术项目正式开赛各路选手展示骑术绝技
8月16日,第六届省民运会第三天,马术项目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幸福滩赛马场正式开赛。
赛马历来是青藏高原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代代流传至今。如今的草原,每逢喜庆节日时,牧民们就会通过举行赛马来庆祝。
据悉,本届民运会的马术比赛从16日开始至18日结束,为期3天。比赛分别设有1000米、2000米、3000米、5000米走马、速度马、马上射击、射箭、拾哈达以及300米、500米赛牦牛等13个竞赛项目。
在第一组的1000米速度马比赛中,海西队仁青加、循化队马超、门源队桑太加和果洛队邓本展开角逐,最后,门源队桑太加以1分12秒18的成绩获得第一,马超位居第二。
篮球比赛仍然在进行小组赛,比赛现场异常激烈。在当日下午2:30进行的海南队——青海民族大学队的比赛中,随着裁判一声哨响,场上的气氛立刻变得紧张而激烈起来,赛场上的运动员们都迅速进入状态,在场上你争我夺,你攻我守。每个队都上下一心,通力合作,队员也都积极跑位,为队友作掩护、传球,或配合上篮。上半场比赛青海民族大学队以三分领先于海南队,在下半场比赛中,海南队奋起直追,以78:72完胜。截至到发稿时,篮球比赛仍在进行中。
武术比赛开始进入器械比赛。据武术项目裁判长马晓玲介绍,本次民运会武术器械比赛共有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三个项目,双器械比赛分别有双枪、八卦钺、双刀和双匕首。
在上午进行的男子组双器械比赛中,青海师范大学队白少龙的“双枪”以8.62分的成绩排名第一,海南队张延卿和西宁队杨学海的“八卦钺”以8.56分和8.46分的成绩排名其后;女子组比赛中,大通队乌兰花的“双剑”以8.50分获得女子组第一,海南队马本兰的“双匕首”和化隆队马丽椰的“双刀”分别排名第二、第三名。
另外,在表演项目中,各代表团纷纷表演了展示各自特色的节目,有黄南代表团的《四合吉龙鼓神舞》、玉树代表团的《三江欢歌》、化隆代表团的《武术表演》、互助代表团的《土族轮子秋》、海西代表团的《那达慕的风采》等;其中青海大学代表团表演的民族操舞《青海梦》,把藏族、蒙古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民族舞蹈的元素与现代体育健身相结合,获得现场观众一致好评。 ( 刘伟)
赛事直播
“走,看武林大会去”
8月16日,第六届省民运会武术器械项目比赛在共和县射箭馆举行。
比赛现场,精彩瞬间频现,叫好声不断,前来观赛的群众也越来越多。
“乌兰花双剑得分8.32分!”裁判报出女子武术器械项目的成绩。
“海南选手马木兰比赛科目双匕首。”宣读员的话音刚落,在场的许多观众都纷纷向武术比赛区集中过来。
身穿练舞服的马木兰双手抱拳向裁判和观众致意,然后双脚一开两臂一展,两把绑有彩带的匕首在空中上下挥舞。只见马木兰双腿用力一蹬来了一个前空翻,落地前匕首又在空中划出了两道漂亮的弧线。顿时一声声“好”响彻射箭馆。随后马木兰又跳出一米多高,双脚前伸身体后仰手中的匕首瞬间向后刺出,来了个前脚踢双匕后刺的进攻动作,人在空中形成了一个完美的“一”字。
“马木兰双匕首得分8.38分!”马木兰立双手抱拳向裁判和观众致意后,在掌声和欢呼声中离场。
“你在哪儿?快来看‘武林大会’啊!”双剑练罢棍棒上场,腾空劈棍横挡竖拦,花哨的棍法在场上上下飞腾,裁判们一边仔细观看参赛者的动作是否到位,一边用笔在成绩单上记录着每个动作的分数。而场外的观众们则将这场比赛戏称为“武林大会”,纷纷招呼好友前来一饱眼福。
双人对练项目被安排在了赛程的最后,参赛队员双方或持棍对打,或刀剑相对,你攻我守在场上来回追逐。竞赛场似乎瞬间变成了武侠片中武林高手云集的擂台。
三个多小时的比赛结束后,西宁大通的双剑选手乌兰花排在了女子武术器械项目的积分榜首,赢得现场观众一片掌声。(李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