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族服务 / 民族事业 / 民族体育

民族体育的“格桑梅朵”

来源: 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 2013-11-01 08:47    编辑: 李滨

  ——记海北藏族自治州业余体校教练员周晓云

  格桑梅朵,它喜爱高原的阳光,也耐得住雪域的风寒。不论烈日炎炎,还是寒风瑟瑟,海北藏族自治州业余体校运动场上就有这样一枝“格桑梅朵”,她就是海北州业余体校教练员周晓云。

  你不会想到,这样一个在西海镇工作生活的平凡女子与许多有名的体育健儿都有关系:切阳什姐、曹茉捷,她是她们的发现者,也是她们的启蒙老师。

  业余体校发展之初缺乏固定的训练场地,每天早晨六点半,田径队的学生们只能在西海镇的大街上开始训练;华灯初上,田径队又在周晓云的带领下开始了环城夜训。体校虽然有财政扶持,但是体育训练是高消耗的项目,尤其是练习长跑运动所需的训练鞋非常特殊,既要结实耐用,还要保证孩子们在训练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每学期,周老师和其他几位老师都会掏钱,给孩子们买鞋。

  为了不放过每一个好苗子,周晓云从最基层的寄宿制学校开始,跑遍每个学校,动员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到体校训练。由于体校学生大都来自牧区,在语言交流方面比较困难,她就带上会汉语的学生到每个学生家中,与家长交流,做思想工作。

  2010年召开的十五届省运会上,刚察民中的拉毛措参加了中长跑赛选拔,短短的几天训练时间,就拿到了第五名的好成绩,这孩子很有天赋,也很能吃苦。在运动会结束后,周晓云“三顾茅庐”,来到距离海北州府一百多公里外刚察县鸟岛的拉毛措家里,给她的父母做思想工作。因孩子是独生子女,一家人在留与走之间作着艰难的抉择。周晓云说尽好话,磨破嘴皮,家长将孩子依依不舍地交到了教练手里。周晓云为了不放过每一个好苗子,不知跑了多少山路,翻了多少座山,才将一个个偏远牧区的孩子们送上了成才之路。在她的培养下,先后为国家输送了第三十届奥运会铜牌获得者切阳什姐、2012年郑州开封马拉松银牌获得者曹茉捷、2013年国际竞走挑战赛第四名获得者马海军,还有杨昌加、万玛等二十多名体育健儿。

  周晓云老师说,在业余体校从教十年,她最大的感触是,海北是优秀体育人才的储备库,需要不断去发掘。她说:“我只是把孩子们带到了体育这条路上,但是他们吃的苦是我没吃过的,这些荣誉属于孩子们。”(马智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