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收获的季节。从沈阳全运会赛场,不断传来我省运动员摘金夺银的喜讯。曹茉婕以骄人的成绩,再次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民族体育蓬勃发展的生动代言人。
一个地方体育水平的高低,归根结底,要体现在经济实力上。近几年来,我省涌现出任龙云、马海军、切阳什姐、尹顺金、曹茉婕等一批优秀运动员,说到底,是因为我省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成就,从而支撑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尤其是省委、省政府将体育事业作为民生的一部分,将体育融入到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中,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培养自己的人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为我省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我省高度重视民族体育运动,把民族体育当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增进民族友谊、宣传和展示青海独具特色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事业加以发展。比如从2012年起,我省确定每年举办一届全省少数民族中学生运动会,挖掘和发现少数民族中学生体育苗子,锻炼和培养少数民族体育人才,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中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和友谊。特别是为了挖掘推广传统体育项目,先后投入体育彩票公益金,用于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加速推进民族人才培养,为曹茉婕、切阳什姐等一大批少数民族体育人才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追寻曹茉婕、切阳什姐等人的成长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展示自身出众实力的同时,也展示了青海体育的水平和形象,展示了新青海精神。他们的成功不仅是多年刻苦训练、自强不息的结果,同时也是青海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省委、省政府多年来坚持不懈发展特色体育、发展民族体育的一个缩影和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