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生服务  /  聚焦民生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凝心聚力担使命 奋楫扬帆启新程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张慧芝    发布时间:2025-11-24 10:04    编辑:张丽娟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中心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青海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未来五年的发展谋划好,走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之路;对标对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把党中央部署的重大任务、重大举措、重大要求实化细化具体化,坚定信心决心,强化使命担当,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

  深刻领会核心要义,筑牢建设现代化新青海政治根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卓越成就与宝贵经验,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作出战略部署,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贯通起来,切实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准确把握其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引意义。

  要锚定政治方向,答好绝对忠诚的信仰答卷。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全会取得的重大成果、作出的重大部署,根本在于有坚强核心的领航掌舵,有科学思想的正确指引。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变革雄辩地证明,“两个确立”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青海地处高原,条件艰苦,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忠诚融入血脉,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要厚植为民情怀,答好紧跟“民声”的民生答卷。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的各项任务,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青海发展底子相对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民生改善任务艰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让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绘就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生动画卷。

  要增强历史主动,答好活力奔涌的发展答卷。关键时期,关键部署。《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称《建议》),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为未来五年发展擘画蓝图。我们要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以历史主动精神聚焦聚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核心目标,强化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着眼国家所需、青海所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深化对高质量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紧紧围绕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谋划“十五五”发展蓝图,在更加坚定更加主动地融入和服务全国大局中实现自身更大发展。

  聚焦区域协调发展,描绘美丽青海建设生动图景

  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矢志不渝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生态价值转换,加强科技创新赋能,打造具有青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青海。

  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守牢永续发展的生态屏障。青海的生态环境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认真落实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推动祁连山国家公园正式设园和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构建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工作体系,规范开展经营性服务,努力打造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我们要不断健全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切实守护好“中华水塔”,让青海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使优良生态环境成为青海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绘就高质量发展全新画卷。青海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要深化青海发展新质生产力方向路径研究,助力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要充分发挥清洁能源资源富集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在全国范围内作出典范。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延伸锂电、新材料等产业链条,形成独具特色、系统完备的产业布局。同时,要高水平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不断培育壮大生态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青海要勇于探索,先行先试,构建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确保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要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让保护生态环境者获益,让破坏生态环境者付出相应代价。要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行林长制、河湖长制,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用好“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强化担当作为意识,凝聚团结奋斗磅礴力量

  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奋楫扬帆正当其时。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青海大地的生动实践,必须依靠坚强组织保障,以好作风护航新征程,凝聚起全省上下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要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团结奋斗思想共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建议》,《建议》是我们党历史上又一个重要纲领性文献,指导方针科学精准,发展目标清晰明确,任务举措求真务实,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深入挖掘全会精神内涵、准确把握《建议》要义,推动《建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开花。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各级党委(党组)要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好专题研讨、宣传宣讲、政策解读等,以多种形式把全会精神传达到千家万户、各行各业,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凝聚起建设现代化新青海强大正能量。

  要锻造实干尖兵,提升担当作为过硬本领。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成效,最终要靠行动来证明、用实践来检验。聚焦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要把队伍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始终践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立鲜明用人导向,注重在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一线培养锻炼干部。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开展精准化能力培训,重点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要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在青海蔚然成风。

  要弘扬担当精神,砥砺实干苦干过硬作风。一切伟大梦想、宏伟蓝图都要靠脚踏实地、笃行实干来实现。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求我们,要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实际成效立信于党、取信于民,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将作风建设持续引向深入。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让“两弹一星”精神、“两路”精神绽放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以“人一之、我十之”的拼劲,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确保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青海大地结出丰硕果实。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