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案款集中发放日活动。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11月7日,青海省三级人民法院联动开展“暖冬昆仑・清风兑款”执行案款集中发放日活动,切实为群众解“急难愁盼”,共向898名申请执行人发放执行案款超过1亿元。此次活动不仅兑现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以“真金白银”的兑现成果展现了全省法院执行攻坚的坚定决心和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营造了全社会关注执行、理解执行、支持执行的良好法治氛围。
今年以来,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以执行工作规范提升三年行动为牵引,聚焦规范执行、交叉执行、终本清仓、案款管理等重点任务攻坚克难,围绕难点问题精准施策,执行质效实现稳步提升。前三季度,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68282件,执行到位金额人民币116.5亿元。
到牧区现场执行。深化规范促提升 夯实执行工作根基
法院执行工作,是将“纸面权利”转化为“现实权益”的关键一环,是打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是司法权威和公信力的最终体现。执行规范化更是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
今年,全省法院聚焦执行工作重点,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执行工作规范提升三年行动的方案》要求,全面部署实施全省法院执行规范提升三年行动,以“政治铸魂、规范塑形、能力固本”为主线,着力提升执行队伍综合能力、规范水平和实战本领。
对于企业而言,稳定公平的法治环境,是安心经营、大胆创新的“定心丸”。在法院执行工作中,涉企执行不仅关系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营造,更关系着企业能否安心健康发展。为持续规范涉企执行行为,青海法院制定印发了《关于规范涉企案件执行工作促进公正文明执行的通知》,从四个方面明确14条举措,最大限度降低执行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严格规范失信被执行人认定程序,严格区分“失信”与“失能”,全面落实失信失能管理“一规范、二分类、三修复”工作要求,分级精准实施信用惩戒措施,畅通信用修复渠道,完善信用治理体系。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法院受理被执行人为企业案件14454件,执行到位金额54.89亿元;屏蔽涉企失信信息1977条,撤销限高令1070条。
全面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执行信访法治化的意见》,标准化执行信访处理流程,构建信访法治化体系。推行建立“三级台账+三色预警”信访案件动态监管机制,对重大疑难信访案件实行领导包案、挂牌督办,推动信访矛盾实质性化解。自觉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着力将信访问题解决在当地、化解在基层,努力将矛盾纠纷消弭于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办结最高人民法院转办全国人大代表反映涉企信访案件2件,均实现实质性化解。
同时,扎实开展执行攻坚行动,制定下发《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开展2025年执行攻坚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在全省法院部署开展为期4个月的执行攻坚专项行动。集中全省精锐执行力量,组建执行攻坚指导小组,赴西宁市主城区法院驻点指导开展执行攻坚,着力解决案件积压突出、执行力量薄弱、办案模式不畅等问题。联合法官学院举办全省法院执行骨干专题培训班,培训120人次,着力打造高素质执行骨干队伍。
开展联动执行。深化交叉执行机制 破解疑难案件梗阻
近日,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办案法官深度融合“驻点指导+联动执行”协作机制,聚焦执行工作中的“硬骨头”案件精准发力,在执行攻坚小组成员的协同支持下,以专业联动破解执行难题,仅用时4小时就完成了两起关联案件从获取关键线索到全额执结的案件执行工作,成为这一协作模式下提质增效的生动实践。
“交叉执行是近年来青海法院执行工作的重点,在化解一些重案、难案、骨头案中具有显著作用,目前已逐步成为执行条线常态化、长效化的日常工作。”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省法院共开展交叉执行案件910件,累计执行到位金额达7.61亿元,交叉执行质效大幅提升。为稳步推进交叉执行工作,青海法院探索建立“1+3+N”工作体系,促进省法院统筹领导、三级法院整体推进、多项重点有机融合,创新选案、定策、联动、总结、宣传“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强化交叉执行与立审执一体化、终本清仓、“执转破”等工作的融合推进,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有效提升案件执行结案效率。
聚焦超12个月未结执行案件,在全省法院部署开展交叉执行清理长期未结案件专项行动,实现超12个月未结案件比大幅回落,指标从去年0.26%降至0.12%。对最高人民法院筛选的6件“双百”案件开展攻坚,通过指令提级执行,定期视频调度督促行动,执行完毕2件、和解3件、穷尽执行措施后终本1件,成果显著。
上门开展执行。(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供图)强化终本案件管理 全力兑现胜诉权益
21件终本积案成功“清零”,其中3件借由法信悬赏执行平台精准突破,执行到位49.9816万元案款;9件农民工欠薪案件同步化解,2.4万元“血汗钱”全部发放到位……
近日,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在首轮攻坚见效后乘势而上,启动执行攻坚专项行动第二次执行活动,以“终本案件清仓见底”为核心目标,面对终本案件“时间跨度长、被执行人踪迹难寻”的堵点,综合运用拘传、网络查控、信用惩戒等手段,创新机制破解执行难题,以司法的“力度”与“速度”,交出了“攻坚+民生”双优答卷。
开展“终本清仓”工作,是人民法院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维护司法公信力的有力举措。
为进一步推动解决“执行难”,青海法院构建“省院统筹、中院督导、基层落实”的三级责任链条,推动终本案件管理规范化、精细化。自终本清仓工作开展以来,已累计清仓12520件。以严控终本案件入口质量为抓手,严格规范终本案件审批程序,坚决杜绝“带病终本”“违规终本”。部分中级人民法院实行终本案件提级审查,终本率均低于10%。进一步健全终本管理机制,全省30余家法院组建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专业化管理团队,依托各级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建立覆盖终本案件线索核查、财产冻结、反馈核实、恢复立案审批的全链条闭环动态管理机制,确保终本案件“管理不松、跟踪不断、恢复及时”。
以终本案件检察监督为契机,建立法检两院常态化联席会议机制,推动检察监督从“事后纠错”向“事前预防、事中提质”全链条延伸。今年以来,全省各级法院与检察机关共组织召开联席会议30余次,对当事人反映强烈的拟终本案件,通过召开听证会、邀请检察机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监督等方式,主动听取意见建议,确保终本案件经得起法律和群众检验。
围绕民生小标的案件,开展“小标的、大民生”专项行动,执结5万元以下案件2000余件,执行到位3494万余元。构建“司法救助+社会帮扶”机制,筛选107件小标的涉民生案件启动司法救助程序。目前,已决定救助36件,实际发放救助款150407元;与省总工会建立常态化社会帮扶救助机制,通过各级工会组织救助劳动者权益类案件75件,发放帮扶资金27万元,切实为困难当事人纾困解难。
通过机制完善、常态审计、专项清理等方式,实现执行案款“严管细控、规范高效”,全力守护群众合法权益。将“化解矛盾、保障权益、维护稳定”作为核心政治任务,有力有效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