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和煦的阳光照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中学的操场上。“哪吒爱运动”AI体育设备旁,几名学生正跟着屏幕里的小游戏做动作拉伸;不远处,无人机社团的孩子操控着飞行器掠过24个小花园组成的绿化带,嗡嗡声里藏着少年的欢喜。
“快看,咱们的无人机能拍清楚文化连廊的字了!”初三学生崔英可举着遥控器兴奋地喊道。循声望去,校长文延勇正站在新教学楼前,看着屏幕里实时传回的画面点头,“这三栋2024年刚建好的教学楼,每间教室都有智慧黑板和护眼灯,楼道里的卫生间、饮水器全是新配的,这都是‘十四五’期间,共和县教育投入的成果。”
这时,几位带着笔记本的教师和家长陆续走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分享会还未开始,大家都已提前进入教室。会议室里,“全州教学质量奖”的牌匾在阳光的折射下闪闪发亮,文延勇打开PPT,笑着开场:“今天咱们不谈空话,就聊聊‘十四五’这些年,校园的变化、大家的收获。谁先说说自己的感受?”
话音刚落,崔英可就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校长,我想说说!现在的营养午餐太香了,每天都有新鲜水果,菜式比家里还丰富。我一定要考上南通班,不辜负这么好的条件!”小姑娘眼里满是笃定,引得众人纷纷点头。
语文教师张瑞接过话头,点开手机里的教学视频:“这得感谢智慧黑板!讲《使至塞上》时,AI直接生成大漠孤烟的场景,学生们瞬间就懂了。去年我参加江苏常州的跟岗培训,又跟着‘青蓝工程’的师傅学教研,现在备课再也不是单打独斗了。”张瑞翻出课堂分析系统的报告,“系统能分析学生答题情况,我调整教学重点后,班级平均分提高了12分。”
“现在,学校的条件是真变好啦!”家长代表才让卓玛的语气里满是感慨,“孩子报了十字绣和冰壶社团,偶尔还能去农田或者蔬菜大棚里体验劳动,放学有社团管着。上次家长开放日去食堂,看到智慧监管系统实时显示食材来源,我们特别放心!”
这话勾起了文延勇的回忆:“几年前,学校操场是普通水泥地,一到下雨天就坑坑洼洼;教室也是老式板书黑板,没有现在的护眼设备。”他话锋一转,“‘十四五’期间县里不仅建了新楼,还每年投入500万元开展课后服务,补充197名新教师。更难得的是孩子们的变化——营养餐计划刚开始时,果皮垃圾很常见,现在孩子们在路上看见垃圾都会主动捡,这就是全会上说的‘立德树人’,是看得见的成长。”

文延勇边说边滑动PPT页面:“面向‘十五五’,咱们要建真正的数字化校园!智能监控全覆盖保障安全,AI系统能给每个学生制作‘学习画像’,让教学更精准。学校还计划搭建智慧校园App,打通学情反馈、活动通知、家校沟通等渠道,形成育人合力。”
“那社团能增添3D打印吗?”无人机社团的男生小声问。文延勇笑着点头:“必须安排!县里已经规划好了,要让智能设备全覆盖,让每个孩子都能接触新科技。”
分享会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走出会议室,校园里的欢笑声愈发真切。谈及全县教育发展的底气,共和县教育局副局长万玛措介绍:“‘十四五’以来,共和县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中考成绩连续位居全州前列,2025年更是创下历史最佳,普通类和民族类第一名都出自县里,79名学生顺利考入江苏江宁班、南通班。”她补充道,“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教学设施的升级、教师队伍的强化,更离不开党的指引。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十五五’期间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巩固‘双减’成效,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黄昏时分,阳光斜照在“立德树人”的校牌上。崔英可和同学又跑去操控无人机,飞行器带着彩带掠过新教学楼。文延勇站在操场边,看着少年们奔跑的身影,愈发坚信:在这片高原上,优质教育的种子正生根发芽,而这蓬勃生长的力量,正是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最生动的注脚。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