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生服务  /  聚焦民生

17天!“小于胎龄儿”闯过生命难关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徐变银    发布时间:2025-10-23 10:08    编辑:路国珍         

  10月20日,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门诊诊室,一名出生不久的婴儿挥动着小手,发出咿呀咿呀的声音,明亮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世界。谁能想到,这个活力十足的小生命20多天前还是个体重不足2500克的“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或身长低于同胎龄正常参考值第10百分位),曾在生死边缘历经惊心动魄的17天。

  时间回溯至9月24日,这个刚出生的婴儿,因喂养不耐受,频繁出现呕吐、呛咳,痛苦不堪,脆弱得让人心疼。腹部平片检查进一步显示,其肠管存在明显扩张伴积气,多重健康险情正潜伏在这小小的身体里。

  “快,立即实施胃肠减压!”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李海萍带着团队迅速行动,第一时间为这个婴儿置入胃管。医护人员以轻柔而精准的操作,为这个孱弱的小生命搭建起基础营养通道,守住了生命的第一道防线。

  然而,就在这个婴儿肠道喂养基础逐步建立之际,新的危机接踵而至。“婴儿肺部感染引发呼吸急促、喉间痰鸣不止,皮肤黄疸值也悄然攀升。”让李海萍更揪心的是,婴儿存在“动脉导管未闭”。这一新生儿常见高危病症,如同隐形炸弹,随时可能诱发心功能异常,将刚有起色的生命再次推向险境。

  儿科诊疗团队迅速敲定救治方案。医护人员精准调配敏感抗生素,逐步清除肺部感染病灶;蓝光治疗仪亮起柔和光线,缓缓驱散黄疸对婴儿的侵袭。针对动脉导管未闭,团队反复核算药物剂量,谨慎给予非甾体抗炎药进行干预。

  新生儿病房内,心电监护仪24小时持续低鸣,心率、呼吸、血氧、血压等指标在屏幕上不停跳跃,每一组数据的波动,都紧紧牵动着医护人员的心。他们日夜驻守暖箱旁,成了婴儿最可靠的“临时家人”。

  17个日夜,从初期严格禁食、细致开展胃肠减压,到小心翼翼尝试喂食第一滴微量奶液,再到逐步增加奶量,医护人员将每一口奶的温度、每一次呼吸的频率都详细记录下来。随着婴儿体征日渐平稳,大家守护的信心也进一步增强。

  当小家伙终于能安稳吸吮奶瓶,体重稳步增长,监护仪上的数值趋于平稳时,一直紧绷神经的医护人员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李海萍说:“打开暖箱的瞬间,望着这个在大家守护下日渐强壮的小生命,所有疲惫都化作了心底的暖意。”

  “恢复得很好,祝福婴儿健康成长。”出院当天,看着婴儿各项指标良好,李海萍很是欣慰。这场跨越17天的生命守护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来源: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