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生服务  /  聚焦民生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守护家园的坚实依靠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郑思哲 韩娟    发布时间:2025-10-03 10:56    编辑:张丽娟         
wechat_2025-10-03_063132_658

紧急疏通道路。

  阴云密布,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西缘的群山笼罩在氤氲水汽中。一道触目惊心的滑坡带如同大地的伤口,从雄先藏族乡东朋村香曲河滩主路垂直蔓延到山底。乱石和尘土掩埋了山脚下的房屋,却掩不住乡安置点上空升起的袅袅炊烟。

  “阿依,帐篷里还暖和吗?”乡党委书记马成撩开应急帐篷的门帘,用藏语轻声询问。70岁的藏族老人才仁吉紧紧握住他的手,皱纹里盛满笑意:“暖和得很,昨夜干部们还送来了电热毯。”

  9月16日凌晨,仁增多杰和公保措夫妇最先发现山体裂缝——房屋发出“咔嚓”异响,公保措立即叫醒丈夫仁增多杰,两人快步出门查看,清晰看到门口地面已出现明显开裂,随即在第一时间拨通村党支部书记的电话。

  “立马行动!”当地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顶着茫茫夜色,奔向东朋村受灾最危险的地带。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自然灾害面前,需要与时间赛跑,“叫应叫醒”机制迅速落地见效,村民接到消息后迅速展开自救,互相呼喊预警。由各级党员与群众组成的志愿服务队迅速投入到防汛救灾工作中,他们按照应急预案分头逐户通知村民转移避险。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救援及联动部门抢修,18户45名村民全部安全转移,无人受伤。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继东朋村后,沙索麻村又出现滑坡灾情。乡党委班子成员率先垂范,靠前指挥,24小时值守在一线。他们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在泥泞中跋涉,深入滑坡体最危险区域,实地勘察灾情,科学制定排险方案,确保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wechat_2025-10-03_063141_145

铺设临时道路。韩娟 摄

  与此同时,救灾物资保障组迅速与县应急管理局联系救灾物资:“需要帐篷、棉衣、被褥、矿泉水……”挂掉电话后,乡干部得措卓玛匆匆写下物资清单。灾害无情人有情。为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雄先乡党委主动与县级应急管理、民政、交通运输、卫健等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及时上报灾情动态和需求清单,高效筹备帐篷、棉被、食品、饮用水、药品等急需物资,争分夺秒打通救援“生命线”。各驻村工作队则与村党支部紧密配合,组织党员志愿者深入每家每户,摸排受灾情况,安抚群众情绪,将救灾物资亲手送到群众手中,特别是对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给予重点关怀,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临时安置点上,30顶蓝色救灾帐篷、40间活动板房整齐排列,全乡55户177名受灾群众全部得到妥善安置,无一人伤亡。深夜,雄先乡乡长德吉翻开工作日志写道:“明日需解决:一、群众用电用水取暖;二、施工现场及周边各类安全隐患;三、协调解决S306东朋至支扎段因地质灾害滑坡交通中断后群众出行不便问题……”

  晨曦微露,鲜红的党旗在蓝天白云下迎风飘扬。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风雨来袭时,他们只为践行“我是党员我先上”的铮铮誓言,他们是群众的主心骨,更是守护家园的坚实依靠。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