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生服务  /  聚焦民生

【相约神韵黄南 共谱团结新篇——聚焦青海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一赛一神韵 共叙团结情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22 10:32    编辑:张丽娟         

  马头琴声起,蒙古族舞者踏歌而来,跳出了草原儿女对祖国的赤诚,跳出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的深情;看,摔跤手的刚健、赛马手的迅疾、射手的专注,皆化入舞步;潇洒奔放,激情狂舞,《喜马拉雅的祝福》来自歌舞之乡玉树;武术之妙,藏于诸般技艺,一动一静皆含气韵,一招一式俱是匠心……

  8月21日晚,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群众文化体育馆里激情飞扬,动感的音乐,曼妙的舞姿,引得观众席上发出阵阵喝彩。青海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正式开赛。当晚,各支参赛队参加了综合类比赛,综合类项目融合歌舞、服饰等文化元素的综合表演,评分标准兼顾艺术表现力、文化传承价值和团队协调性。

  比赛中,青海民族大学的《拉巴牛·琴韵》开创性地融合传统文化中的艺术表达和运动精神,在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形成了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草原角逐;黄南藏族自治州的《进城》,以艺术的形式表现新时代农村一家人丰收回家的喜悦,展现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的回族舞蹈《再漫花儿》以“花儿”曼妙的主旋律,融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门源回族宴席曲》舞蹈形式,赋予了更多新时代回族儿女的精神风貌和时代发展进步的幸福旋律;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则拿出了标志性的轮子秋,表达欢乐、庆祝丰收的喜悦之情……

  表演项目是历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亮点之一,兼具表演性、观赏性、健身性与群众性,体现地域特色,通过传统加创新表现形式,精彩绝伦,展现了青海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各民族群众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

  观众席上,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片刻的安静那一定是大家都看得入了迷。“这也太精彩,太好看了!”同仁市民旦周才让忍不住感慨。“刚才我给家人发了一段视频,他们还以为又举行了一次开幕式呢。”旦周才让幽默地说,“我们黄南能办这一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黄南人,感觉到太幸福了。如果没有这个运动会,我们哪能在家门口就看到这么好的节目。看样子,这几天我要天天来体育场了。”

  就在同仁市民沉浸在风致万千的歌舞中时,尖扎县群众已经置身于射箭比赛的热烈氛围中。

  8月21日,炽烈的阳光倾洒在黄南州尖扎县五彩神箭射箭场,箭矢破空的锐响与掠过草尖的长风交织,在澄澈如洗的蓝天之下,奏响一曲惊心动魄的竞技乐章。

  绿茵茵的草地上,候场的运动员们姿态各异,身影在光影中错落成趣。他们或围坐在一起,反复推演着最佳射击角度;或模仿拉弦动作,不断调整着发力姿势。热烈的讨论声此起彼伏,有人分享着上一轮比赛的经验,有人分析着对手的技术特点,眼中满是对胜利的渴望与对比赛的专注。

  “很多人都是因为兴趣爱好,才与射箭结缘。”来自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射箭协会的冶占军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脸上洋溢着爽朗的笑容,“以前我总爱泡在麻将桌上,自从拿起了弓箭,整个人都变了。现在满脑子都是射箭,身体素质越来越好,家里人看了都跟着高兴。”

  话音刚落,一旁的领队接过话茬,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我参加了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亲眼见证着赛事一年比一年精彩,规则也愈发规范严谨。大家聚在这里,不分民族、不论地域,只为射箭这一共同爱好畅所欲言。每次交流,都是一次心与心的碰撞,这正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亲如一家的生动写照!”

  随着裁判员一声清亮的哨响,选手们迅速进入状态,他们屏息凝神,目光锁定70米处的靶位,刹那间,箭矢离弦,裹挟着破空的锐响穿透热浪,箭尾彩羽在空中划出绚丽弧线。全场观众的呼吸几乎停滞,目光追随着那道飞驰的箭影,箭镞或深或浅地扎入靶面,有人微微握拳,难掩心中的喜悦;有人轻轻摇头,默默总结着经验。

  每一次落箭,都是实力与心态的激烈碰撞。在这片热血沸腾的赛场上,胜负往往只在瞬息之间,而选手们对射箭运动的赤诚之心,却永远炽热如这盛夏的骄阳。

  哪里都是精彩,赛牦牛、举沙袋、拔河,哪个都不想错过,这般忙碌与幸福莫过于黄南州泽库县的观众了。

  处暑将至,泽库草原绿意翻涌。来自全省各地的21支代表队近200名运动员,在赛牦牛、举沙袋、拔河三项极具民族特色的项目中展开角逐,也在欢呼与汗水中编织着民族团结的新图景。

  比赛现场人潮涌动,欢呼声此起彼伏。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身着盛装,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麦秀镇的牧民索南卓玛难掩激动:“在泽库,除了县庆,很少见到这么热闹的大场面。青海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我们家门口办分会场,大家都从心底里高兴。希望借这个好机会,让我们的牦牛肉走出草原、卖得更远。”

  泽库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场盛会不仅是民族体育的竞技舞台,更是展示草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随着一声哨响,拔河项目就此开赛,只见双方后仰着身体,紧紧抓着绳子不松手,脚抵大地、齐声发力,绳索在粗粝的掌间一寸寸移动。汗水流过脸颊,呐喊声在草原上回荡——这是力量的对抗,更是团队的凝聚。

  拔河作为历史悠久、深受高原各族群众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是本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最受关注的项目之一。当然,此次拔河比赛与往届不同,首次引入国家标准拔河竞赛规则,实现了竞赛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裁判长陶文峰说:“规则的统一,让比赛更加公正、更具专业性,也提升了运动员的参赛体验。”

  经过多轮激烈角逐,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代表队、果洛藏族自治州代表队、黄南州代表队等8支参赛队伍凭借出色发挥,成功晋级下一轮比赛。

  一赛一神韵,共叙团结情。每个赛场的精彩,不仅仅是因为比赛,更多的是各族群众欢聚一堂,心手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谊。

  (王宥力执笔;齐延迪 张富昭 参与)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