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生服务  /  聚焦民生

市民扫码共治!西宁“智慧路灯”照亮幸福路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刘瑜 李宝婧    发布时间:2025-08-21 09:47    编辑:张丽娟         

  “以往报修路灯,打电话还得辗转多部门,如今扫码10秒即可搞定申报!”近日,城东区居民王女士用手机扫描灯杆上的二维码,上传了不亮路灯的照片。西宁市智慧照明综合管理平台同步接收反馈,经核实后维修车辆即刻赶赴现场——这是西宁智慧照明系统运行七年来,月均处理12起市民报修的日常缩影。

  从“人工”到“智能”:路灯管理焕新升级

  从“人工巡检”转向“市民共治”,从“经验调光”升级为“数据控能”,西宁市正以11万盏“会思考”的路灯,重新定义城市照明的温度与效率。2018年9月,市城乡建设局投入580余万元,对主城区路灯实施智能化改造,集成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将每一盏路灯纳入智能化管理网络。通过在路灯专用箱变及开关柜安装智能传感器与控制器,系统可实时采集路灯运行状态、电流、电压、功率等数据,并传输至管理平台进行分析处理。

  远程控能+精准监测:管理效率显著提升

  “如同为路灯配备‘千里眼’与‘顺风耳’,我们能实时掌握每盏路灯的工作情况。”市城乡建设局局属单位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依托该系统,管理人员可在办公室通过电脑或手机远程启闭路灯,根据不同时段、天气条件灵活调整路灯亮度与开关时间,实现照明资源精准配置与高效利用。智慧城市照明GIS综合管理系统的核心亮点之一,是其强效的故障排查与预警功能。系统对采集数据实时分析,一旦发现路灯出现灯泡损坏、线路故障、电压不稳、供电中断等故障或异常,会立即触发警报,并在管理平台精准显示故障位置、类型等信息。

  故障排查:从“大海捞针”到“精准定位”

  “过去巡检路灯如同‘大海捞针’,需耗费大量时间与人力排查故障。如今系统可直接告知哪盏灯出了问题、具体位置,我们只需按指引前往维修,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参与路灯维修的工作人员感慨道。该系统还创新推出“二维码+微信”报修模式,构建从“政府包办”到“全民参与”的市民扫码共治机制:市民扫描路灯灯杆二维码后,可直接选择故障类型,相关信息同步至管理平台并自动定位故障点。

  七年来,市民累计上报故障798次,准确率超98%,成为城市管理的“移动探头”。“有次晚上下班发现路灯不亮,扫码后次日早晨就修好了。”在南川工业园区工作的刘先生表示,“这种参与感让城市更像自己的家。”

  智能调光:助力节能降耗与可持续发展

  在实现智能化管理的同时,智慧城市照明GIS综合管理系统亦为西宁市节能降耗工作提供有力支撑。通过精确控制路灯亮度与开关时间,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据统计,系统升级后,市管照明设施年能耗降低26%以上,节省大量电费;系统还会根据不同季节、时段的自然光照情况调整路灯亮度,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又减少碳排放,为西宁市可持续发展筑牢基础。

  夜幕下,漫步西宁街头,璀璨灯光与城市建筑、景观交相辉映,无论是繁华商业区还是宁静居民区,均能感受到智慧照明带来的便利与温馨。同时,良好的夜间照明环境提升了市民的安全感与幸福感,为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现在晚上出门更安心,路灯亮且智能,感觉整个城市更有活力了。”饭后散步的市民张先生说。

  (来源:西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