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生服务  /  公共服务  /  教育服务  /  小学教育

中小学校园刮起“头脑风暴”
——西宁市城中区首届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周决赛见闻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吴予琴    发布时间:2024-04-12 10:49    编辑:张欣悦         
QQ图片20240412062835机器人挑战赛拉开帷幕。

  在神奇的科学世界,感受机器人操控奥秘,体验脑洞大开的乐趣……4月11日,由西宁市城中区教育局主办,城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城中区教学研究室、城中区教育局信息中心协办的城中区首届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周决赛,在西宁市华罗庚实验学校举行。

  决赛共设5个项目,分别为计算机编程、机器人挑战赛、纸飞机飞行赛、纸桥承重比赛、制作黏土“瞭望塔”项目。比赛期间,同学们全神贯注,有条不紊地调试和操作,各种创新思维在赛场上相互碰撞。

  仅凭一些黏土及若干牙签,一座高塔便能拔地而起,怎么才能做到?同学们可是费了一番劲。在黏土“瞭望塔”比赛区,来自西宁市南川东路小学六年级的潘锐昕与李嘉熙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将牙签作为框架的梁和柱,黏土揉捏成小球后作连接点,一层一层组合成“瞭望塔”的骨架式构造。不到10分钟,一个约有60厘米高的“瞭望塔”便搭建完成了。为了让黏土干得快一些,更好地保持稳定性,两个搭档就地取材,用托盘作风扇,加速黏土硬化。

  “在地基搭建上,我们采用了大三角形的结构,中间部分采用正方形的结构,这样会让整座塔更稳定。顶端再加上‘避雷针’,可以增加高度和美观度。”拿着自己画的主塔结构图,潘锐昕详细阐述着团队的设计理念。他说,希望最终参评的时候,“瞭望塔”可以保持较高的稳定性,获得好成绩。

  当黏土“瞭望塔”比赛区的同学们还在设法让高塔保持稳定时,一旁的纸桥比赛区,来自华罗庚实验学校四年级的赵明轩与王亦佳已经把制作区从桌子上挪到了地面上。两个人一个负责将纸张裁剪成所需的大小和形状,另一个负责搭建拼接,检查纸桥的稳定性和固定性。

  “这是一场挑战耐心的比赛,我们不断寻找方法让纸桥更加稳固。看到作品成型,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一座平桥搭建完成,赵明轩还在纸桥上画了一条龙。随着比赛结束,赵明轩和搭档小心地托起纸桥,走向参选区。

  主场的比赛如火如荼,分场的机器人挑战赛及纸飞机飞行比赛也吸引了不少同学驻足观看。随着机器操控,赛场上的机器人根据指令开始行动,“抢夺”着场上的红绿小球,既有趣味性,也有观赏性。

  “不知道如何垃圾分类时,不用纠结,对着这个垃圾桶喊一声就会自动识别。”科技创新周决赛现场的集中展示区内,小小“科学家”带来了他们引以为傲的科创作品。其中,一款无接触的迷你声控垃圾桶引人注目,创作者是西宁市七一路小学六年级的张宝分。对着语音识别器说出“电池”,标有“有害垃圾”的红色垃圾桶便会打开,说出“剩菜”后,标有“厨余垃圾”的绿色垃圾桶便会打开,科技感十足。

  “实行垃圾分类后,我发现很多人不明确自己投放的垃圾类型,所以我就想设计一款能识别具体类型的垃圾桶。从学习理论知识到设计研发,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作品上的电板电线都是我一根根接上去的。尽管失败了很多次,但最终还是成功了。”张宝分说。而她的目标是在初高中阶段进一步优化声控垃圾桶,达到能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效果。

  西宁市阳光小学师生带着3D打印技术制作而成的青海特色美食来到赛场,牛羊肉、土豆丝、土火锅都是用彩泥制作的。菜品装入3D打印技术的模具后,一盘青海美食便诞生了,同学们无尽的奇思妙想在科技大赛中升腾。

  中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基础性工作,是有效提升国家科技核心竞争力、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突破口。西宁市城中区教育部门从生活中的“小科学”开始,帮助同学们建立科技创新思维。

  西宁市城中区教育局副局长马娜说,科技竞赛活动平台的搭建,是助力课内外科学教育融合,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抓手,对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动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关键支撑作用。

  “青少年想象力强、思维活跃。今天,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小学生展现了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能力。我们会大力加强科教联合,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着力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使他们真正成长为未来科技创新的领军和骨干人才。”马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