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时节,天虽冷心却暖。当笔触和镜头聚焦一个以“幸福”命名的村落,伴随着它前行的脚步,发展的热度正在向山野传递、向农家传递,幸福事儿在细细碎碎中汇聚。
眼前的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西镇幸福村,一排排农家院落规划整齐,一条硬化路蜿蜒地伸向家家户户。
幸福村是一个搬迁村,地少人多,外出务工赚钱成了一代代“幸福人”的主要选择,增加收入、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是每个村民的“幸福梦”。
脱贫致富的路上“幸福村”不掉队
幸福村的前身是贵德县瓦加良种繁育场,2001年改制后分为两个村,另一个是毗邻的团结村。
同样是搬迁村,地理区位并没多大差异,团结村靠乡村旅游成为“网红村”,幸福村产业滞后不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在海南全州排名垫底,2022年幸福村定级为全县软弱涣散党支部……
幸福村的群众出去挣钱都是个顶个的行家里手,为啥村“两委”班子抱不成团?为啥村集体经济突破不了零?一连串问题让村党支部书记沈连英不解。
2021年,村“两委”换届后,新一届班子虽然干事有思路、有闯劲,但始终解决不了村子“区位优势不明显、缺资金、缺项目、发展空间小”等一系列难题。
“多亏州县两级领导‘把脉问诊’,要不然幸福村不幸福的帽子摘不掉喽。”问起幸福村的转折点,沈连英动情地说。
实打实梳理问题、查找短板弱项、点对点研究项目,细化增收措施……州县乡三级书记深入一线看产业、入农户、询详情、听真情,手把手教后进村党支部书记想法子、出点子、谋路子。
2023年,以乡村振兴项目为契机,投资300万元的榨油坊、生态养殖场落地幸福村,“以工代赈”吸纳多名村里的群众务工就业,村集体经济当年创收12万元,实现由零到破10万元的目标。
幸福村的故事像泉水一样流淌
村子一天一天好起来,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搭载乡村振兴的列车,幸福村稳健地行驶在宽敞的绿荫大道上。
72岁的彭毛卓玛是村里的低保户,一家7口人守着11亩地,其中一个儿子落下残疾,仅看病就要东挪西借,面对窘迫的家境,彭毛卓玛心里有苦说不出。
“多亏了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彭毛卓玛的11亩耕地全部流转种植饲料玉米,每年收入增加了不算,还享受到高龄补贴。”谈起彭毛卓玛家的情况,沈连英如数家珍。
赵顺明年轻时是村里的木匠,有着一手好活计。随着建筑行业的兴起,善于变通的他又学会了瓦工手艺,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几年后,转型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劳务经纪人。
“得益于‘以工代赈’的好政策,我一年在村子里能固定吸收15人从事建筑行业,每个人的年收入都能达到4万元以上。”赵顺明说。
“我的根在幸福村,一人富不算富,带动村里的人富起来才是真本事。”赵顺明平静地说。
从沈连英处得知,赵公保夫妇常年在儿子赵顺明的工地上帮忙,孙子赵文军在西藏服兵役,赵顺明的母亲海六十花2022年被河西镇评为“好婆婆”……好的家风,是家庭长久的不动产,在赵公保一家老小的影响下,村里的3名小伙接连光荣入伍,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感恩这块热土、回馈党的恩情。
源头活水浇开幸福花
村子要发展,干部队伍一定要有想的思路、拼的劲头、干的本事,才能更好地担当作为,蹚出一条村集体发展的特色路子。
为了加强村“两委”班子凝聚力,幸福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以“一约四会”为抓手,持续提倡和推崇“厚养薄葬、婚事新办、白事简办,移风易俗、节俭养德”的文明新乡风,对孝老爱亲、邻里矛盾、农闲赌博等问题以村民评议、公开发布的方式形成有力的道德约束。先后选树和表彰“好婆婆、好媳妇”,树立了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先进典型。2023年,幸福村人均纯收入达17800元,比上年增加了3300元,增长22%,全村没有因贫困而被监测的农户,各项工作走在河西镇前列。
何为幸福?幸福村每个人都在用行动给出自己的答案。从深山到县城,从破旧的土基房到安全稳固的楼房,从泥泞不堪的山间小路到宽阔平坦的乡村道路,从抛家舍业外出打工到家门口就业……
如今,在幸福村的这片热土上,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发展之势,靠着滴水汇聚成河,如黄河一般涌动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