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西宁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获悉,9月中旬,西宁市区将推行轻微交通事故线上视频快处服务。
为推动实施公安交管服务群众服务发展10项便利措施,公安部交管局全力打造轻微交通事故快处服务新机制,在全国各省份大力推进轻微交通事故线上视频快处服务,极大方便了广大交通参与者处理轻微交通事故。西宁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结合工作实际,将在西宁市区率先推行这项服务。
轻微交通事故线上视频快处不同于以往轻微交通事故在线快处方式,当事人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后,可以直接通过“交管12123”App中“事故视频快处”模块报警。民警通过系统后台直接采取视频与当事人进行线上操作,引导当事人完成事故信息的采集、固证等工作。当事人撤离现场后,系统将远程推送责任认定,实现轻微交通事故快速撤出现场,减少交通拥堵的效果。
西宁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发生轻微交通事故,由于需要事故当事人双方自行拍照录入、采集相关信息,比较繁琐,还有不少群众因见不到民警而心存顾虑,多数事故等待民警到场处置,导致事故当事人自主快处比例较低,影响了事故快处效率。此次改革,就是通过视频通话技术,依托“交管12123”App新增的视频快处功能模块,实现事故当事人在线视频报警,民警在线视频取证、在线信息采集、在线确定事故责任、在线推送事故认定信息,具有简单快捷、处置快速、群众放心三大优点,有利于事故当事人打消顾虑,快速撤出事故现场。
视频快处报警适用于已下载注册“交管12123”App的用户,接警时间初步拟定适用时段为7时至19时,具体时间以后期公告为准;适用范围包括在西宁市主城区(不含两区两县)发生的轻微车辆受损或者致人轻微受伤的交通事故。
视频快处流程为,当事人在现场通过“交管12123”App进行视频报警处理系统自动定位事故地点信息,点击“事故视频快处”选择视频报警等待座席接警人员接听,接听后进入视频通话。
在处理过程中,当事人持手机可以切换前后摄像头,现场配合取证,在接警人员指导下完成现场安全防护、损伤情况确认、现场信息采集。配合座席接警人员通过视频查勘事故现场,确认是否满足视频快处要求。出现人员伤亡或有其他不符合视频快处条件情节的,座席接警人员将通知辖区大队民警前往事故现场处置或使用简易程序处置。
在完成双方当事人基本信息采集、拍摄事故现场照片、同步识别车辆信息、驾驶人、机动车交强险信息后,按照接警人员引导即刻撤离事故现场,避免道路拥堵,由民警核对交通事故事实后完成责任认定。
当事人可以通过“交管12123”App网办进度查看事故处理进度。完成事故责任认定后,将通过手机短信告知当事人,当事人可通过“交管12123”App查看事故责任及电子文书。
事故认定书不需要当事人签字,如对事故责任认定有异议,可在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交警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复核,凭电子版事故认定书联系保险公司理赔。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轻微道路交通事故视频快处的对象需要同时满足3个条件:由追尾、变道、未让行、违反交通信号、逆行、倒车和溜车7种常见事故原因引起的轻微交通事故;当事人不存在无证、酒驾、逃逸等违法行为,车辆有交强险且状态正常;当事人手机支持视频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