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生服务  /  民生进展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
收入高了 日子甜了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郭红霞    发布时间:2023-06-29 10:34    编辑:朱月琴         

  “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一定要把易地移民搬迁工程建设好,保质保量让村民们搬入新居。大家生活安顿下来后,各项脱贫措施要跟上,把生产搞上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青海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民生福祉总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的牵挂。

  近年来,我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保护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实际行动,走好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双赢之路。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陈南昂毛:工作就在家门口,挣钱顾家两不误

  夏天,行走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特色商街,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奶茶香味儿,循着香味寻找,只见咔瓦嘎蕃藏餐厅的灶火上,店主陈南昂毛正熬煮着一大锅奶茶。“又到了最美的夏天,一到晚上客人特别多,我得早早备好奶茶。”陈南昂毛满脸笑容。

  长江源村是一个生态移民村。2004年,从长江源头沱沱河畔搬迁下来。“现在上学、看病都方便了,就连挣钱的门路都多了。”陈南昂毛说,起初夫妻俩在市区打工,虽说收入不错,但顾不上家里的老人小孩。后来,村里陆续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在厨师培训班学了技术后,夫妻俩辞去工作回到村里创业。

  “工作就在家门口,挣钱顾家两不误,一年还能收入七八万元。”陈南昂毛说,看着游客越来越多,夫妻俩又瞅准时机,把店铺搬进了村里的特色商街,希望能在旅游季多接待一些游客。陈南昂毛笑着说,生意越做越红火,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近几年,长江源村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从牛羊肉加工着手,以生态绿色牛羊肉加工销售基地为依托,形成了从货源、加工到销售的产业链,进一步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38万元,村集体经济也从2017年的20多万元,增加到了现在的50多万元。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吕志伟: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说起如今的生活,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58岁的村民吕志伟笑逐颜开。“我们家里有7口人,除了两个孙子,其他人都在赚钱,一年的收入有十几万元呢。”吕志伟说,能有如今的好日子,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班彦村是互助县16个生态搬迁村之一,村民原先散居在大山深处。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班彦村挖掘优势资源,做好乡村经济产业文章。吕志伟一家也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开启了新生活。“以前的土坯房变成了错落有致的院落,我们用上了天然气,家里还有了水厕。”吕志伟说。

  2017年3月,班彦村完成整体易地扶贫搬迁。2017 年年底,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班彦村退出贫困村序列,率先实现人口较少民族贫困村脱贫。脱贫后的班彦村,在巩固产业项目上充分发挥特色优势,打起了乡村旅游牌,开发了生态农庄,修建了节地型日光节能温室大棚,发展特色种植业。

  如今,吕志伟是村委会副主任,妻子在绣房制作盘绣,儿子和儿媳在西宁市上班,女儿当上了律师。2019年,家里全款买了1辆轿车,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幸福路上,班彦人一直不忘感恩。“班彦村的今天,离不开党中央的支持,离不开各族群众的帮助。我们一定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村庄建设得越来越美,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甜美,以实际行动向党和政府交出满意的答卷。”吕志伟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索南才让:守护好野生动植物

  走进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牧民索南才让家,砖混结构的封闭式房子暖意融融,地面铺上了红砖和地毯,电暖炕、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化电器一应俱全,饭桌上摆放着苹果、馓子、麻花。

  这些年,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村民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大家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扶持下从土坯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安置点生活设施齐全,小孩上学、老人看病也很方便。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农牧民群众有了签约家庭医生,新小区水电暖设施齐全,公交车进了村,还有小轿车代步。

  “我现在是镇上的生态管护员,每月有1200元收入,妻子是村里的保洁员,每月有600元收入。”索南才让说,他打算在自家院内开家小卖铺,售卖一些酥油、糌粑、曲拉等民族特色产品,在贴补家用的同时,也为村里的乡村旅游、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索南才让说,“我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感恩奋进,用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履行好生态管护员的职责,保护好家乡的生态环境,守护好野生动植物,让这里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班彦村。李玮/摄

  “搬”出幸福新生活

  青海作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全省90%的国土面积属于禁止或限制开发区,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任务繁重。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问题,近十几年,国家进行了大量投资,建设生态移民村,本着搬得出、住得好、能就业的思路,移民村的建设都有整体规划,按照社区进行配套建设和管理,医院、学校、商店、养老机构、文化活动场所一应俱全。

  我省扎实推进民生改善工作,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目前,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陆续完成,我省从健全扶持政策、强化产业扶持力度、拓宽就业帮扶渠道等方面着手,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多措并举做实搬迁后续扶持,抓紧抓实搬迁群众后续扶持工作,通过发展产业、开发公益性岗位、低保兜底等措施,让所有搬迁户都有稳定增收渠道。截至2022年年底,巩固发展39个县级帮扶产业园和282家乡村帮扶生产车间,吸纳劳动力务工1.7万余人,辐射带动脱贫群众12.3万人。强化搬迁安置点乡村治理,297个集中安置区建立健全党群组织,全部修建了综合服务中心,下沉公共服务资源,帮助搬迁群众融入当地社会。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多年来,我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建成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社会保障网,健全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社会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