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生服务 / 民生实事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幸福班彦:乡村美 产业旺 气象新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6-08 11:36    编辑: 朱月琴         

  班彦村小广场一角。摄影:李玮

 

  清晨,当高原的第一缕阳光照射进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它唤醒沉睡的人们,开启新一天的忙碌和幸福生活。

  班彦,这是一个让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地方。2016年8月23日,在青海视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正在建设中的班彦村,入户察看房型布局,询问施工进展,同村民亲切交谈。

  念兹在兹,必有回响。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到“搬出大山天地宽”,时隔六年,如今的班彦村已成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2021年,班彦村人均纯收入达12300元,比2015年的2600元翻了4倍多,村集体经济累计达145万元。

  如今,在奔赴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土族儿女正在感恩奋进中阔步前行。

  绣娘展示香包。

  红色旅游,火了!

  六月,走进班彦村,整洁有序的村道、错落有致的庭院,家家户户门口盛开着鲜艳明媚的各色花朵,道路旁一棵棵笔直的青松,仿佛在“欢迎”每一位到访班彦的客人。

  追寻青海的脱贫攻坚史,班彦是一个绕不开的地方。2016年,世代居住在山上的五社、六社129户484人搬迁到了山下的公路旁,班彦村的脱贫攻坚自此驶入快车道。

  2016年8月23日上午,天空下着蒙蒙细雨,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班彦村,走过尚未完工的泥泞村巷,视察易地搬迁扶贫工作。82岁的吕有荣老人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总书记和他交流时的点滴细节。“那天我跟总书记握手时,总书记亲切地问我多大年纪了,家里的情况,身体好不好,问我们搬下来后生活过得怎么样,还和我们一起合影。”吕有荣老人回忆道。

  “现在生活确实好,村里水、电、气、网、路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村民都在家门口就业,收入稳定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吕有荣说。同吕有荣家一样,如今班彦村的村民各个腰包鼓起来了、精气神更足了,曾经的沧桑巨变为满满的幸福。

  正因此,班彦村先后入选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名单,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殊荣。手握丰富的资源,该如何转化成发展旅游的优势?以党建为引领,班彦村依托脱贫攻坚主题展览馆、盘绣园、创客基地等打造红色旅游路线,积极探索创新“土族民俗+红色旅游”的发展新路子,打造了“感恩+幸福+红色”特色党建品牌。

  在班彦村红色旅游路线的第一站打卡地——班彦村脱贫攻坚主题展览馆内,不仅有班彦村民居前后对比景观、土族文化介绍等,而且特设了“永远的感恩”板块,展现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班彦村考察的场景,以及每年的8月23日,班彦村群众自发组织农家乐美食展、土族赞歌展演、文化演出、土族刺绣展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幸福花开满班彦,如今班彦村的红色旅游越做越火,仅2021年接待游客7万余人,实现旅游收入165万元。旅游热带动了农家乐的发展,将现有的9户农家乐通过统一服务、服装、菜品、菜价等“六统一”,实现农家乐发展提档升级。“夏天来了,本地来这儿旅游的人也会慢慢多起来,一到周末我们这儿的农家乐特别火爆,一年下来挣个七八万块钱没问题。”班彦村乡间小院老板娘席存姐说。

  吕桑吉四郎直播销售酩馏酒。

  特色品牌,响了!

  “新村建设要同发展生产和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结合起来,同保护民族、区域、文化特色及风貌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的话语言犹在耳。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班彦村在脱贫攻坚时期发展了一批特色产业,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班彦村也叫响了一批特色品牌。

  对于班彦人来说,在几年前,怎么也想不到家家户户会酿的酩馏酒,会发展成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为扩大村民收入渠道,班彦村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班彦酩馏酒坊。在酒坊销售厅内,正中间摆放着金、黑、红三种“8·23”系列白酒,外包装上别出心裁地镌刻着这样的“标语”:“一杯品三口,一口苦二口甜、三口感恩在心间”“您喝的不仅是班彦的酩馏酒,更是班彦的感恩和幸福”“班彦酩馏酒——一瓶有故事的青稞酒”。

  一杯清冽的酩馏酒,代表的是深厚的酒文化,更是浓浓的感恩之情。酩馏酒坊老板曹成库介绍,“8·23”是班彦村特别推出的系列白酒,一经推出就深受欢迎,产品远销省内市场和长三角地区,东西部协作机制下,仅无锡市新吴区去年就销售5吨。通过打造班彦酩馏酒品牌,带动酩馏酒酿造户10户,为20多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年销售收入达18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每位村民实现月收入3000多元。

  以酩馏酒为代表,在班彦村内,还有特色种养、盘绣研发、休闲农业、农家乐等多个产业,在提升各类特色产品的影响力,推动它们走向更广阔市场的进程中,打造一张走得出、立得住、叫得响的品牌,以品牌力量带动产品销售、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不可或缺。

  做强产业、做优品牌,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班彦村挖掘优质资源,做好乡村经济产业文章,进一步加大产品研发、人才引进、资金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加大“班彦”品牌宣传推广力度,使多个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吕有荣和老伴儿在自家庭院里浇花。摄影:李庆玲

  直播带货,热了!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农人四郎,今天继续为大家分享我们互助的特色药材、酩馏酒、高原牛羊肉……”如往常一样,在班彦农村电商服务中心,村民吕桑吉四郎打开自己在各平台的账号,开始直播。一旁的货架上,搭档闫海邦正整理摆放着非遗盘绣产品、牦牛肉干、蜂蜜、冬虫夏草、农家酩馏等地方特色产品。

  在西宁包过工程,在海西种过枸杞,现在吕桑吉四郎在家乡直播带货,他觉得挺好。2019年底,吕桑吉四郎开始做直播带货,但真正火起来要从2021年6月算起,当他上线了互助特有的羌活、石花等特色药材,一下子受到了外地市场的欢迎。“通过线上沟通+线下交易方式,售卖本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每单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去年一年交易额达到326万元,净赚30多万元。”吕桑吉四郎说。

  除了个人带货主播,班彦村还有一位“自带流量”的主播——五十镇党委副书记、班彦村驻村干部李玮。2021年8月2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首个乡村振兴观察点落地班彦村,李玮成为了一名乡村振兴观察员。

  作为第一位乡村振兴UP主,李玮聚焦班彦村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在2021年的几场直播中,介绍互助旅游资源,带网友体验班彦村村民日常生活,生动还原乡村振兴的生动场景,大力宣传班彦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刻,不断探索的新举措。

  “网络直播带货是线上购物的新趋势新潮流,借助这股东风,我们班彦村也需要创新发展之路,以直播带货助农增收。”李玮说,六年来班彦人牢记嘱托,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感恩奋进,用自己辛勤的劳动脱贫致富奔小康,用实干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采访感言:幸福生活汇聚乡村“精气神”

  “清晨我站在东垣山上,美丽的五十洒满阳光,班彦村身着盛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总书记来到了班彦村,给班彦人民指明了方向,麦苗儿沐浴着七彩阳光,土族人民永远跟着共产党。”每到节假日,这曲《总书记来到班彦村》就会响彻村文化广场。

  一首歌谣,唱出了村民的感恩之情,唱出了村民的自信和自豪,也唱出了大家的精气神。

  在感恩奋进中阔步前行,“感恩”成为班彦村人提振精气神的新信仰。班彦人种下感恩林,酿造“8 · 23”系列酩馏酒,以村民易参与、乐参与的活动,提升村民的思想文化素养。组织开展“8·23”土族赞歌展演、文化演出等内容丰富的活动,把感恩奋进转化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并使之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魂,以优良的乡风引领乡村振兴的前进方向,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最根本的力量源泉。通过重塑人的精神与信仰,提振广大农民的精气神,乡村振兴才能拥有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动力。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农民群众守护好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他们既是建设者,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深入了解班彦村各个产业的发展情况,就会发现每一行都有一两名带头人,如盘绣园的张卓麻什姐、农家乐带头人叶拉木花、直播带货的吕桑吉四郎、搞特色养殖的吕有奎……这些致富能手,充分发挥他们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凝聚效应、示范效应和教化效应,提高了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以榜样引领提振精气神,反哺给产业发展无尽的动力。

  采访结束时,五十镇党委副书记、班彦村驻村干部李玮说了这样一句话:“增收改变的是物质生活,但最主要的是班彦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未搬出大山时靠天吃饭,刚搬出大山不知道怎么发展,而如今,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班彦人的眼界和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他们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特别积极。”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随着班彦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深入推进,这个美丽乡村正焕发文明新气象,不断为实现共同富裕增光添彩。(李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