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生服务 / 民生实事

【聚焦全省两会】七位厅局长回应民生热点

来源: 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 2022-01-21 10:25    编辑: 成忱         

  杜绝低保“一兜了之”问题发生

  问:低保救助如何避免“一兜了之”?今年的分层分类救助有哪些新政策?

  青海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师存武:今年,我们将持续调整优化政策措施,健全监测帮扶机制,切实扛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治责任,在确保兜底对象总体稳定的同时,将脱贫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按规定纳入低保、特困供养救助范围。

  加大农村低保动态管理力度,实行“动态核查一批、入户调查一批、公示公开一批、落实解决一批”,杜绝农村低保“一兜了之”问题发生,落实好低保渐退、就业成本扣减等政策,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在建立分层分类救助方面,我们将充分发挥各级社会救助协调机制联动作用,持续构建“1+8+N”综合救助工作格局。在全面总结推广西宁市“物质+服务”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加快我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的政策措施,建立服务类项目清单,年内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物质+服务”救助模式,不断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生活需求。(周建萍整理)

  今年事业单位计划招聘3000人

  问:2022年全省新增城镇就业将达到多少人?如何保障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2022年全省事业单位计划招聘规模是多少?

  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武玉嶂:2022年,我省计划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次。

  通过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对创业带动就业、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加大技能培训力度,用心用情用力帮扶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实现就业。

  我省还将持续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12+N”专项公共就业服务行动,线上线下全方位、多渠道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进一步激发劳动者创业活力和创新潜能,通过强化政策服务供给,拓宽就业新渠道,创造更多灵活就业机会,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截至2021年底,全省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达20.8万人。强化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确保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省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533人。

  2022年,我省计划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000人。(莫青整理)

  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问:2022年,青海在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方面有哪些新动作、新举措?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宁: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青海新发展阶段的重大任务,是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今年,青海将按照“一环六区两廊多点”的生态旅游发展框架,建立健全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标准体系,以生态塑造旅游品质、以旅游彰显生态价值,促进国内国际旅游双循环,以文化赋能,打造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布局合理、产品体系丰富、服务水平优质、带动效益明显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独具青海特色的“诗和远方”。

  将用好的文艺作品、文化产品、旅游产品等为载体,塑造青海形象,创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优秀文艺作品,用心用情用力讲好青海故事;我们将厚植生态理念,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提升红色旅游、生态旅游规模和水平,用好用活青海的旅游资源,努力打造世界级生态旅游品牌。让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来青海,体验大美青海生态旅游的雄浑与壮美、神奇与多彩、宁静与质朴,追逐自然,体验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感受青海为保护生态作出的贡献。(吴梦婷整理)

  力争设立木里-江仓国家草原自然公园

  问:今年我省在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方面有哪些重点工作?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晓南:今年,以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园为起点,全力建设好三江源国家公园,高起点谋划建设祁连山国家公园,加快推进青海湖、昆仑山国家公园创建进程,全面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设具有青海特色的国家公园群和自然保护地体系,确保全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保护。

  优化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创新运行管理模式,完善与地方分工合理、权责明确、相互支撑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保护有力、管理有效。持续办好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不断提升论坛影响力。

  力争设立木里-江仓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全面提升木里矿区及周边水源涵养区科学保护和管理能效。同时,积极开展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建立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体系,以展现“国家公园省、大美青海情”美好画卷回应公众新的要求、新的期待。(赵俊杰整理)

  实施78个教育资源扩充提升项目

  问:今年,西宁将新建改扩建哪些学校?学位会增加多少?

  西宁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常玉峰:2022年,我们将紧紧围绕西宁市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资源短缺等核心问题,按照“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的原则,计划投资16.8亿元,实施学前、义教、高中等5大类78个教育资源扩充提升项目,新增学前学位1200个、中小学学位5000个,不断提升西宁教育服务全省能力。

  推动学前项目建设扩容提速。计划投资1.3亿元,实施西宁市保育院迁建、城西区文苑幼儿园等20个项目,2022年计划投入使用2个、完工12个,进一步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扩大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供给。计划投资12.5亿元,实施西宁市虎台中学、城中区春晖小学、湟中区多巴清源学校等47个项目。其中,七中二期、春晖小学、陶园小学等9个项目年内开工建设,明远学校、文逸小学、山川学校等7个项目投入使用。

  实施普通高中发展提升项目。计划投资1.7亿元,加快推进宁致中学、湟中区多巴第二高级中学、大通二中等6个建设项目,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办学结构,更好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加快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计划投资4452万元,实施西宁一职、湟源一职和大通职校3个中等职业学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延伸职业学校办学空间,持续优化职业学校结构与布局,着力提升办学层次与水平。

  实施其他教育辅助项目。计划投资7000万元完成城北区青少年校外培训基地主体建设。(莫青整理)

  今年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4.09万套

  问:2022年,我省对老旧小区改造有怎样的计划和要求?

  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发昌:2021年,我省确定实施的5.15万套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截至目前,已开工470个小区48876套、开工率为96%,完成投资6亿元。

  近年来,我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措施、丰富内容、提升改造水平,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从最初的“穿衣戴帽”向提升建筑节能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整治小区环境的综合改造转变,从单一小区改造向打破小区单元成片区联动改造统筹推进转变。通过增加保温层、更换密封性好的门窗、改造老旧管网、拆除违章建设、腾退土地、增设停车位及休闲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亮添绿等综合改造,城镇居民的住房品质明显提升,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2022年,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4.09万套。引导各地充分发挥中央和省级资金的支持作用,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完善工作措施,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在全力推进节能改造、道路、管网、无障碍设施等基础类项目改造的同时,不断完善养老抚幼、文化休闲、快递服务站、便民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努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和完整社区,真正把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建成便民工程、舒心工程和宜居工程。(李增平整理)

  西察、格茫等公路今年建成通车

  问:2022年,我省交通将开展哪些重点项目建设?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乌拉孜别克·热苏力汗:2021年,省交通运输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交通提质行动,开展“美丽乡村路”示范工程建设,完成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投资22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727公里,新增8个乡镇通三级公路和150个自然村通硬化路。积极推进15个乡镇运输服务站建设,新增3个建制村通客车。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依托“以奖代补”资金,整合撬动其他涉农资金,整村推进6个乡镇13个村的村道加铺沥青路面,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省交通运输厅将围绕构建广覆盖的农村公路网,以国家、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乡村振兴试点村、高原美丽乡村为重点,进一步提升乡镇通三级公路和较大人口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加强低等级普通省道、老旧县乡道改造,持续建设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持续巩固建制村通客车成果,常态化开展农牧区客运服务质量监督,提升农牧区客运服务品质。

  今年,省交通运输厅还将全面加强“十四五”规划的组织实施,加快西宁绕城环线、沙木多黄河大桥至久治、班玛至友谊桥段等国道项目前期工作。在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有序推进同仁至赛尔龙、小峡口王家庄至昆仑路改建工程等公路项目建设,建成通车西海镇至察汗诺、格尔木至老茫崖等公路项目。加快实施玛多地震受损干线公路及农村公路恢复重建,提升区域路网等级。(汪清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