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生服务 / 公共服务 / 教育服务 / 职业教育

深化医教协同 促进产教融合
合力谱写卫生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新篇章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20-12-01 10:46    编辑: 马燕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要求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表明,集团化办学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职业教育发展要求,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是促进职业教育规模扩大和办学质量提高、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必然选择。2014年,经省卫生健康委和省教育厅批准,由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牵头,以卫生行业为主体组建成立青海卫生职业教育集团。

  集团成立之初有72家成员单位,随着集团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凝聚力持续增强,越来越多的省、市属医院、企业及中高职院校加入其中。目前,集团拥有成员单位130家,已实现人才、师资、教学科研、实习实训、技术服务、教育培训、学生就业等资源的共建共享。从蹒跚学步到稳步前行,再到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青海卫生职业教育集团已形成了多维度、多层次、多形式、全覆盖的卫生人才培养体系,为“健康青海”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牢记使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推进医教协同,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卫生职业教育集团的平台作用,已建立非直属附属医院5所、校外实习基地124个,共有95名专业基础扎实、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医学专家参与临床教学。积极探索“人才共育、过程共管、医教协同、产学融合、互惠共赢”的协同育人模式,分别与青海省中医院、青海红十字医院、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青海省康复医院等医疗机构建立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1.5+1.5”分阶段育人的教学模式,即:一年半在校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通过见习形成职业认知,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为后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奠定基础;后一年半在医院跟岗实习,形成“教室进医院,课堂进病房”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实现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人才培养目标。

  资源共建共享,为多元化育人提供有力支撑。加强互动、共享的实体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先后投入358.5万元资金在青海省中医院、青海红十字医院、果洛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等11家单位共建了11间院校合作临床技能实训教室、数字化技工室、多媒体教室。并与西宁市口腔医院合作开设“口腔专科护理”特色班,共建了口腔医学专业教学点及数字化技工室、口腔颌面外科实训基地、牙体牙髓病科实训基地、牙周病科实训基地、口腔修复科实训基地。通过共建实训实践基地,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实操能力。

  践行责任担当,助推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稳步发展。为进一步拓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成长“立交桥”,全面提升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更好满足全省尤其民族地区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先后与海南、玉树、果洛、海北、西宁等地中职学校建立合作办学机制,联合开展护理、临床医学等专业3+2、五年一贯制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2020年,分别在海北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玉树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成立了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分院。

  创新教学模式,扎实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探索建立“行业引领、岗位对接、工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堂与实训一体化、技能与素质一体化、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混合式“教(导)+学”金课堂,及时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建立学业考核全程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考试方式多样化的学业考评新体系。依托全国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联盟,实行“人体解剖学”、“药理学”、“外科学总论”、“诊断学”课程在线全国联考。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联考平均成绩为86.9分,通过率100%;药理学联考平均成绩为86.4分,通过率97.2%;外科学总论联考平均成绩为92.7分,通过率100%。

  发挥特色优势,增强服务区域卫生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青海省乡村医生培训中心”、“青海省社区全科医生培训中心”、“青海省藏族地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中心”及“青海省护理实践技能培训基地”、“青海省临床技能培训基地”、“青海省急救技能培训基地”等7个省级培训基地的作用,先后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大中小学学生、社区居民等群体开展了“养老护理”、“基层医生临床诊疗适宜技术”、“合理用药”、“卫生应急知识技能”、“红十字应急救护”等31个培训项目,培训对象达2.3万余人。并通过“送医下乡”、“送教下乡”等形式,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学院创建的“高原沙棘志愿服务队”、“天使健康护航队”、“民间艺术文化社团”等团队成为服务社会的特色品牌。

  注重德术并修,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新格局。坚持把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特聘教授专题讲座等思政建设制度体系,设立“高原沙棘”勋章称号制度,将“勤奋笃行、明德至善”的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严谨敬业、至爱修德”的教风、“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学风作为办学治校的理念。结合医学院校特点,构建并形成了“一统八维”思政工作体系,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法规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医学人文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生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校纪校规校史教育为“八维”的思政格局,引导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不负重托办学成绩硕果累累

  成绩来之不易,发展更有信心。过去6年是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定位更加清晰、育人质量稳步提升、办学内涵不断丰富、各项事业长足进步的6年。学院护理、助产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立项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启动《医师资格考试实践考核项目汉藏双语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按照国标流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研发汉藏双语的肝脏触诊、心肺复苏、胸膜腔穿刺、上腹部切口换药等临床技能操作视频,已形成一套属于学院独创的民族特色医学教育资源库。

  依托卫生人才培训项目,6年来累计为全省农牧区订单定向培养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287名,订单定向培养乡村医生558名,为行业企业培养订单式技能型卫生人才70名。学院教师获全国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4人次获得国家级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护理专业教学团队、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基础医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学生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医药卫生类专业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个人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荣获全省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16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16项;个人一等奖23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23项。学院先后被城中区、西宁市、省文明委评为“文明单位”、“文明单位标兵”、“全省文明校园”。今年,青海卫生职业教育集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砥砺前行开启“百年卫院”新征程

  回首创业路,每一步都是对初心的践行;眺望新征程,每一程都是对使命的担当。忆往昔,一张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画卷徐徐展开:因地制宜构建特色管理模式,实现成员单位之间“集而又团”;制定职业教育校院企合作制度,构建卫生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升学生专业岗位能力和素养;全力推进“双高计划”建设;不断夯实本科医学教育建设基础;主动对接医院需求,为行业发展量身定制“生力军”,“职教人”在创新中团结前行,用行动诠释忠诚。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携手并进,深化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筑梦远航,促进产教融合,合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推进健康青海建设、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奋力开创全省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新篇章。(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