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生服务 / 民生实事

松绑减负激活力——“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报道⑤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21-12-24 10:27    编辑: 马燕燕         

  “文件数量明显少了,会议明显短了,群众办事明显方便了,我觉得基层干部心气更顺了,作风更实了,为群众上门服务的时间更多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密切了。”谈及基层减负,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县委办公室主任潘顺慧感触颇深。

  摈除形式主义才能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正如潘顺慧说的那样,以前,许多基层工作繁琐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青海动真格,出重拳,抓落实,各地各部门深入实际发现问题,以硬招实招解决问题,干部群众切实感受到基层减负带来的新变化。

  攥指成拳,坚决整治形式主义

  作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党治党的重要突破口。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首先要从认识上找根源,在思想上强根基。

  “要注重为基层减负,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学习教育的质量。”今年以来,省委多次就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出安排部署,紧锣密鼓的一系列行动,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坚定不移抓落实,扎实为基层减负。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建立发文开会动态监测、情况通报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坚决防止文山会海反弹;对不符合要求的政务应用程序、网站、公众号、小程序及各类政务工作群进行全面清理,以实际行动向形式主义开刀亮剑。

  ——数量降下来。全省税务系统以做优做强服务保障推动减负赋能落实落地。形成建台账拉清单管理机制,明确为基层减负赋能台账6个层面34条措施,着力解决报文报表、办会参会中存在的耗时费力问题。积极推动税务党建云平台上线运行工作,实现云上组织、网上学习、指尖交流,切实减轻基层党务工作负担。坚持“无必要、不需报”的办文报表原则,大力精简报文报表数量,累计为基层减负25项。

  ——服务强起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紧围绕群众办事需求,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实行“一网,一门,一次工作模式”,社会保险缴费申报、职工养老保险参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登记等公共服务事项办理一次办理完成,同时实行上门认证、异地就医备案、一卡通办等惠民举措,让群众办事方便快捷少跑腿,真正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

  ——效能提起来。西宁市明确优化营商环境12项重点工作任务,制定20项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措施,出台《西宁市损害营商环境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西宁市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营商环境指标便利度大幅改善。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一站式服务”等便民服务举措,梳理公布“一次办”事项68项,“马上办”事项30项,将173项行政许可事项纳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办理。与14个城市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42项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轻装上阵,基层干部减负“瘦身”

  182项盖章证明精简后就剩5项。对于社区工作人员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及时雨”,就是要解决基层干部最关心的问题。

  “我有更多时间走街串户了。解决问题快了,群众很满意。”严红新是西宁市城西区胜利路街道北商业巷社区的党委书记,作为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社区常住居民2497户7491人。过去,“社区建设是个筐,需要什么就往里装”,工作人员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放在应付台账、会议、检查、考核以及配合各部门的工作上。如今,就拿盖章来说,工作人员手边放着一份“盖章表”,5项盖章事务写得清清楚楚。

  这是青海出硬招抓规范整治,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的一个缩影。

  基层干部回归服务本位的时间多了,才能把更多精力用在和群众“面对面”、为民解忧纾困的实事上来。

  这不,“减负”后的北商业巷社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着力打造智慧化暖心社区,成立“1+6”小棉袄志愿服务队,为辖区孤寡老人上门办业务、聊天送温暖;与联点单位共驻共建,围绕群众需求开展多类文化及培训活动;建立“政务e家服务站”,线上开展高龄补贴审核、营业执照办理等10余项业务,群众无须排队,即可快速完成办理。

  “社区减负是一道加减法,减的是超出职责的行政负担,加的是服务居民的主业重担。”专项整治后,严红新明显感觉到自己工作、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我们可以从‘开不完的证明、填不完的报表’中抽身出来,走进辖区楼院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真正唤醒了社区治理的内在动力。”

  跟严红新一样感受明显的还有达日县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局长索多。

  过去,为了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索多没少琢磨。如今,通过进一步梳理各单位进驻服务中心事项,督促各单位加快事项进驻与授权工作,共设立26个直接面向群众办事窗口,深化“一扇门”工作,强化乡镇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九乡一镇和三个城镇社区政务服务工作规范运行。

  “我们对照省级下发的事项目录清单,在青海政务服务网形成本级行政许可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434项,可在线办理393项,总体网办率达90.55%,‘互联网+政务服务’取得明显成效,“一网通办”目标基本实现。截至11月底,政务服务中心各窗口共受理咨询解答3304人次,办理事项15039件,办结15039件,办结率达100%。通过线上网办下线集中受理的形式有效解决了办事群众和企业的‘急、难、愁、盼’,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索多说。

  久久为功,制定打“持久战”的路线图

  “‘基层减负年’确实卸下了基层不少担子,但会不会雨过地皮湿,风声一过就卷土重来?”这个问题,一度让不少基层干部心里“打鼓”。

  既“当下改”,又“长久立”。整治形式主义,不能仅限专项整治。要巩固整治成果,防止反弹回潮,就必须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常态监督,进一步解放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让他们沉得下心思、迈得开步子。

  整治形式主义,在巩固成效上下功夫——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东市各级党组织围绕畅通群众诉求“最后一公里”问题,采取网络线上征集、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意见征求座谈会等形式,面向全社会开门纳谏,倾听群众心声,真正做到群众声音传得进来,基层意见提得上来,群众真实意愿表达得出来。同时,各级党组织按照“为群众解决一件难事、一件急事、一件揪心事”要求,扎实开展“为民办事在一线、化解民忧零距离”承诺践诺活动,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贫困家庭、重点项目现场、企业生产一线,耐心倾听群众的诉求,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盼,帮助基层群众解决上学、看病、就业、安居、饮水、行路、用电、通讯等生产生活困难,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整治形式主义,在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

  达日县全面推行“三四五”工作法,做到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树立形象。深入摸排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召开会议、印发文件、督查检查情况,查找根源、抓实整改,不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变身”“隐身”。

  整治形式主义,在创新基层治理思路上下功夫——

  玛沁县探索推行“双联共建”,县直机关党支部与43个村(社区)党支部建立“双联共建”关系,1600余名干部职工走出机关大院主动下沉一线,带着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与基层群众“联手、联心、联情”,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本着为群众谋利益、为群众谋发展的目标建班子、带队伍、办实事,聚焦民生领域“关键小事”,累计投入共建帮扶资金数百万元,为基层支部和群众办实事百余件,开展各类双联活动上千次。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背后,转变的是基层作风,赢得的是群众认同。让基层干部卸下更多无谓的负担,才能使基层工作更加高效,干部作风更加务实,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咸文静 金玥彤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