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生服务 / 公共服务 / 社会保障 / 社会救助

西宁市将打造“12345”社会救助模式

来源: 西宁晚报    发布时间: 2021-03-20 10:47    编辑: 马秀         

  3月19日下午,西宁市开展“物质+服务”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会召开,副市长陈兆超参加会议并讲话。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市将打造“12345”社会救助模式。

  据会议介绍,西宁市被确定为全国社会救助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地区之一,出台了《西宁市开展“物质+服务”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主要明确了总体要求,提出了五方面15项改革措施:围绕“一个体系”,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1+8+X”综合救助格局;延展救助服务“两种方式”,一是物质,二是服务。其中物质主要指在疫情、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其他特殊阶段,通过实物救助等方式,适时为困难群众发放口罩、手套、消毒液等防疫物品和米面油等基本生活物质,保障基本生活。服务主要是对社会救助对象开展的照料护理、康复训练、送医陪护、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服务。试点过程中提倡各县区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一区一特色的服务;夯实“三项基础”,一是提升救助智慧化水平、二是加强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建设、三是加强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建设;开展“四项工程”,创新多元救助服务,一是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工程、二是重度残疾人托养工程、三是困境儿童帮扶工程、四是困难群众探访工程;聚焦“五个精准”,一是信息精准核对、二是需求精准对接、三是对象精准认定、四是服务精准实施、五是流程精准监督。

  会议要求,要提高思想认识,高位推动试点工作,感恩奋进、拼搏赶超,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全面抓好这项民心工程,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强化责任担当,先行先试勇于探索,探索有效路径和具体措施,努力形成一批可推广、可持续、可复制、具有示范性的社会救助服务品牌和服务项目,确保社会救助服务有力度、有温度、有尺度、有精度;加强组织保障,着力推动协同共建,以重点突破引领社会救助改革纵深推进,实现社会救助的“核聚变”,形成分层分类的大救助模式,为全省及全国提供“西宁经验、西宁模式”。(徐顺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