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生服务 / 民生进展

15分钟,尽享西宁幸福生活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20-11-08 10:26    编辑: 马燕燕         

公共体育场所成为市民们锻炼的首选。贾泓摄

幸福食堂备受老人们的青睐。陈曦摄

  公共体育设施备受市民喜爱。西宁市体育局供图

  从家门口出发,15分钟可到达哪里?

  15分钟,轻松到达医疗机构、健身广场、社区服务中心、爱老幸福食堂……以15分钟为“时间标尺”划定一个城市“生活圈”,西宁为城市生活15分钟做出注释。

  “十三五”以来,西宁市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针对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聚焦群众日常衣食住行,全面启动“15分钟幸福生活圈”建设。综合划定建设70个生活圈,着力补齐8大类16小类设施,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幸福西宁,被15分钟定义,在15分钟之内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10分钟,

  邂逅一场酣畅淋漓的健身

  11月4日早上7时30分,家住城西区虎台街道医财巷东社区的马进福、郑久功、葛发师一如往常拿上心爱的篮球从家出发,步行不足10分钟,三人便来到了位于锦程嘉苑小区的公共篮球场,开启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赛。

  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已有75岁,最小的58岁,每天清晨的篮球场,便是他们的健身天地。在这个公用的标准化篮球场两侧,分别是一个五人制笼式足球场和一些儿童游乐设施。三位老人所居住的锦程嘉苑与天迈乐景是两个相邻的小区,其中,天迈乐景小区植被绿化率较高,锦程嘉苑内体育设施齐全。为便捷社区居民休闲健身,两小区放弃了计划修建的围墙,相互开放、功能互补,为市民打造便捷生活圈。

  而与两个小区仅一路之隔的盐湖巷11号院是一个老旧小区,却拥有一个特别“洋气”的健身场所。“欢迎使用背部训练器。”当记者来到一部太阳能室外体育健身器材前并做好健身准备后,该健身器材语音播报自动响起,屏幕面板上同步亮起动画,展现机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而且实时播报更新运动时间、速度及耗能信息。

  医财巷东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宋江涌说:“这里曾是一处卫生死角,后在政府的支持下改建为羽毛球场,并配备了健身器材,与不远处的篮球场、足球场一同,成为社区健身路径的组成部分。我们用15分钟幸福生活圈,圈出了居民生活的便利,更圈出老百姓的幸福感。”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西宁市不断优化体育健身环境,率先在全省建成城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高于国家建设“15分钟体育健身圈”目标,初步实现了把“健身点”搬到群众家门口的目标。

  目前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2.05平方米,建成1774个健身路径,配备各类健身器材1.7万余件,实现全市176个社区、917个行政村健身器材100%全覆盖,建成全民健身绿道500余公里,11人制足球场43个,5人制笼式足球场132个,打造国民体质监测站点75个。

  15分钟,

  收获温暖人心的“爱老礼包”

  “今天吃了红烧肉、青菜,还吃了西红柿炒蛋,每天都会来,味道好,还方便。”11月3日,在西宁市城中区香格里拉社区的幸福食堂内, 82岁的李全年和77岁的妻子王改英对这里的饭菜连连点赞。

  老两口居住在城中区香格里拉小区,过去因儿女工作忙中午顾不上回来,老两口的午餐一直处于凑活的状态。直到2019年6月香格里拉幸福食堂开业后,解决了老两口的午餐问题。

  “从去年幸福食堂试运营开始,我和老伴每天中午都来吃饭,一份两荤两素一汤的盒饭才10元钱,足够我们老两口吃。”李全年说道。

  不仅如此,食堂的工作人员为更好地服务老年人,有时遇到雨雪天气还会主动送餐上门,避免老人出现意外。

  “现在的日子是过去不敢想的,年轻的时候都吃不饱,如今天天都能吃上年夜饭一样丰盛的饭菜,还能够得到这么好的照顾,真的要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祖国的强大。”李全年说。

  去年以来,西宁市“爱老幸福食堂”收获无数点赞。建成“中央厨房”29个,“爱老幸福食堂”119个,助餐点99个,已为33万人(次)老年人提供了助餐服务,形成15分钟助餐送餐配餐服务网络,爱老幸福食堂建设被民政部作为范本推广。15分钟,老人们便可收获一份温暖人心的爱老敬老“大礼包”。

  拆开“礼包”,惊喜还未结束。“十三五”期间,西宁市围绕“1+7+N”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西宁市兜底性养老机构和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85%。截至目前,全市养老床位达3407张,其中,护理型床位1587张。在全省率先启动“医养结合双证双营”工作。到2020年底,全市有57个养老设施实现了双证双营,累计为8万余人(次)老年人提供养照护一体的康护服务。2018年被民政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优秀示范城市。

  城市“礼包”,当然也“快递”到了农村。为缩小城乡养老差距,西宁市委、市政府投资1.74亿元分步建成了350个“老年之家”,按照“村委会+老年协会+居家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服务+社会志愿服务”五位一体的运行方式打造了具有西宁特色的“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

  1分钟,

  遇见生活大翻新的惊喜

  11月3日11时,城西区胜利路街道东交通巷20号院(路桥公司家属院)居民段爱东来到阳台,打开窗户探出头来笑眯眯地看向这个他居住了近30年的楼院。

  这是一个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旧小区,在40天以前,这里的住宅还是曾经的模样,破旧的墙立面上砖石结构便是装饰,木质窗户久经风霜,冬季供暖开始后家中依旧需要穿着两件毛衣保暖。而现在,小区迎来了大变化。

  沿着段爱东的目光望去,小区内的每栋住宅楼都加装了楼体保温层,住宅楼的墙立面也同步漆成了淡黄色,小区旧貌换新颜。段爱民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感慨道:“自打老旧小区改造开始以来,楼前的煤房拆除了,家里换上了崭新的窗户,楼体有了保温层,家中的温度上升了5摄氏度左右,阳台终于迎来了久违的阳光,没想到自己还能在这老房子里住出搬新家的感觉。”

  东交通巷社区党委书记李虎说:“此次老旧小区改造涉及辖区的8个楼院576户居民,包括更换居民楼窗户、顶楼防水、铺设楼体保温层和小区管网、路面及线路的改造升级,并对部分楼院进行楼道封闭。居民只需按照房屋面积每平方米20元的标准缴纳改造费用,其余部分由政府补贴。”

  不出1分钟,就在家门口,甚至不出家门,西宁人都可以感受到幸福西宁的大变化。“十三五”期间,西宁市积极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高居住品质。完善政策法规、出台年度实施方案、推行精细化管理,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约4.4万户。

  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西宁市民出门1分钟即可感受的住房惊喜不止于此。西宁市将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列入重要民生实事项目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完工70部、在建90部。既有多层住宅楼外,一部部崭新的电梯,解决了西宁市部分老旧楼院老年人上下楼困难问题,得到老旧楼院居民的认可。(贾泓陈曦 董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