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生服务 / 民生进展

民和县北山乡:全省首创整乡搬迁

来源: 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 2018-01-29 10:57    编辑: 马秀         

  “北山乡地处高海拔干旱浅脑山地区,整乡搬迁后,乡亲们的生活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获得感更足了。”1月28日,省人大代表、民和县县委书记杨海林介绍,在全省首次实施整乡扶贫搬迁,是民和县易地扶贫搬迁史上的大手笔,也是民和县委、县政府以“四个转变”推动“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民和县北山乡共有7个村1455户4939人,大多数人常年居住在大山里,自然条件恶劣。民和人都知道,北山乡的村民不容易,仅仅那条弯弯曲曲的山路,就让其他乡镇的姑娘们望而却步,不敢嫁过去。更何况还有贫瘠的土地、破烂的房屋,还要常年吃窖水。

  这里“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要想脱贫致富,任重道远。经过县委县政府多方论证,终于确定了脱贫方案:整乡搬迁。“要让贫困群众彻底走出这种困境,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就要搬出大山,搬到生存环境好的地方去生活。”

  全乡1455户4939人全部实现搬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群众思想不统一,工作如何做?棚改房的配套设施如何尽快完善?搬出后,群众如何“稳得住”?……一连串的问题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

  为了做群众思想工作,驻村干部一户一户跑,一家一家征求意见;为了尽快健全配套设施,县委县政府经常开会到深夜,因没能按时供上天然气,县委主要领导到群众中间亲自做了检讨,相关部门的领导还被停了职。

  搬迁后的农民要保障后续发展,县委县政府想了很多办法。安置小区附近的20多个商铺,免费提供给村民,到一定年限后再交适当租金;举办用工招聘现场会,组织省内外企业提供了工作岗位;提供企业、环卫、行政事业单位的公益岗位;加快北山乡土地流转,让搬迁后的村民增加收入;加强技能培训……

  如今,北山乡7个村的1455户4939人全部搬迁至县城史纳、老城、川垣等片区安置,小区内统一实施了绿化、亮化、安防工程,配套建设了卫生室、农贸市场、休闲广场,实现了暖入户、气上楼、饮水达标和环卫保洁……将一处处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管理有序、居住舒适的幸福家园交给了山区贫困群众,让他们“挪穷窝、拔穷根”,一步踏入了现代化的城镇生活。

  有了北山乡的搬迁经验,今年民和县的计划更详实: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力度,实施甘沟等乡镇1254户4997人易地搬迁项目,加快推进县城、甘沟、马营、古鄯、官亭等5个安置小区建设。重点对生存环境恶劣、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距城镇和交通干道较远、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村社的贫困群众做到应搬尽搬。在规划建设中,把易地扶贫搬迁与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生态保护、危房改造等项目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发展设施建设。(周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