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青海省贫困县高原流动教学车(羚羊车)第二期公益项目又一次在我省湟中、互助、乐都、湟源四个县区启动,这将使边远贫困地区的师生得到流动教学服务,使我省教育公平进一步加强。
据了解,自2012年10月至2016年7月,“羚羊车”在我省共行驶124320公里,实施送教活动3264课时,先后到570所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将1315节优质课、604次校本教研活动、446次专题培训,送到四个县边远山区和教学点,使12519名山区教师和35192名山区孩子(包括家长)受益。
送教的内容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包括科普知识、生命科学、心理疏导、环境保护、法制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以及根据省情、地区情况而定的其他内容。从二期项目开始,“羚羊车”教育项目多了这几个特点,通过制定“先远后近,先小后大”的原则,不仅加大了对薄弱学校的送教力度,还强化了“点菜式”的送教活动。
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枯燥的乡村教学,还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改变了教师传统教学方法,丰富了以课例研究为主的研训一体校本教研活动的方式,搭建了城乡、校际、城区间交流的桥梁。(郭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