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西宁市城北区人社局借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聚集区建设,将创新创业作为人社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解读、领会国家、省市各项惠民政策,让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落地生根、深入人心。并借助城北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一条龙”服务,营造出城北区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十二五”3.4万人有了新工作
【数字说话】
“十二五”时期,区人社部门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对服务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4787人,其中失业人员就业28056人,困难人员就业3902人;城镇失业登记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11年的3.9%降低到2015年的2.04%,远低于4%的控制目标。
【就业创业】截止今年9月城镇新增就业6292人,完成目标6300人的99.87%;失业人员就业3785人,完成目标4300人的88.02%。

春风行动5927个人受益
{亮点工作}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各类招聘活动8场。组织单位365家,提供岗位5927个,登记求职2863人。
城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区民政局举办的“西宁市城北区2016年精准扶贫专场招聘会”,此次招聘会以北区城乡贫困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为服务对象,根据服务对象年龄偏大、身体素质较差、文化程度低、无就业技能等多种因素,区人社局深入企业了解用工信息,对参与此次招聘会的用工单位所提供的岗位进行了特别筛选,最后确定了保安、保洁、家政服务、餐厅服务员、装卸工等岗位,有22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岗位200余个,最大程度上达到精准扶贫专场招聘会的活动目的。
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
{亮点工作}大学生就业,不是一两个部门的事情,是全社会都要共同参与的事情,为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政府对就业创业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和安排,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北区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工作。
扎扎实实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工作,使政策落地生根,惠及更多大学生,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利用报刊、宣传栏、LED大屏和社区就业窗口大力宣传青海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包括一系列的就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同时联系青海大学、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将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彩页带入校园。今年以来,发放就业扶持政策宣传材料近8500份,扩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宣传的范围。

大学生专场招聘会挑工作
{亮点工作}利用大学生专场招聘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进一步做好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按照省、市相关部门的要求,北区人社局积极整合服务功能,举办多场以“送岗位、进校园”为主题的专题招聘会,现场共有95家单位参与此次活动,提供了临床医学、水利水电、电气自动化、销售等1260个招聘岗位。
●组织实习就业之路做铺垫:2016年5月至7月,北区联合青海大学及青海大学昆仑学院组织人力资源和工商管理专业的182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社区进行就业认识实习活动,帮助他们提高社会认知,对就业环境形成初步了解,为今后的就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摸底调查帮助毕业生就业:北区利用网格入户调查、电话咨询及现场办公等方式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实名制摸底调查,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帮助其尽早实现就业。截止到2016年10月10日,城北区共登记高校毕业生1169人,其中实现就业1092人,失业人员77人,登记就业率达到93.4%。
●政府托底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强公益岗位在岗人员的管理,实行考勤工资签到制度,强化监督力度,2016年共推荐52名公益岗位上岗实现就业,解决了我区一部分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
●社保补贴稳定毕业生就业:2015年以来,累计申报各类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3565人,补贴金额1332.6万元。2016年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工作正在进行,截至10月中旬,共申报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1011人,补贴金额700万元。

积极打造各类创业孵化平台
{亮点工作}打造城北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孵化,实现创业“一条龙”服务,在大堡子镇建成城北区大堡子镇农民就业创业中心,管理和扶持周边农民进行就业创业。在二十里铺镇建成城北区被征地农民创业市场,为二十里铺村周边创业者提供创业场所,支持被征地农民自助创业。共孵化28家企业和30家个体工商户,实现188人就业。
●引导大学生成才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响应西宁市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政策,与青海省汽车机械工业技工学校合办了城北区大学生创业励志孵化基地。处于创业初期的创业者对孵化基地的服务工作非常满意,表示有了政府的扶持和专业性的指导,对未来的创业之路充满了希望和斗志。
●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积极宣传西宁市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先后到小桥集贸市场、大堡子市场、三田购物广场等商户集中的地方大力宣传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登记并持续服务符合申请资格的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后续工作实现常态化。2016年,共有77位个人和3家企业成功申请创业担保贷款1502万元,全额财政贴息。
●做到应补尽补:高度重视创业“两补一奖”政策,认真收取审核申请资料的同时,以走访调查形式了解申领者创业情况并登记其基本信息,为这些创业者建立创业档案,对全区的创业情况进行信息化管理。2016年上半年共有19名创业者申请一次性创业奖励,涉及金额16万元;有18名各类创业者申请首次创业补贴3.6万元。
●引导大学生成功创业:针对大多数大学生没有创业经验或创业经历不足、创业能力薄弱的特点,2016年上半年委托市创业指导服务中心、青海省女子职业技术学校,完成北区创业培训250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56人。并做好创业培训后续跟踪服务工作,确保创业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落实其他创业活动:2016年根据《关于做好青海省第二届创业成果展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积极组织推荐23个项目参加全省第二届创业成果展,取得了圆满成果。

做好就业工作保持社会稳定
{亮点工作}积极组织培训,利用集中授课和现场观摩提高创建水平,强化对社区的创建工作督促指导力度。开设“就业门诊”、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加油站”,主要服务于被征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等创业群体,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让更多有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实现创业、创新。
目前已完成内部规划设计,待农行城北支行搬迁交接后,即可进行装修、入驻。继续推行技能培训实名制和培训券制度,落实企业职业培训补贴、岗位补贴政策,提高企业培训稳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对进城务工人员通过岗前培训、订单培训,着力提升技能素质;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企业新型学徒制等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提高其就业的稳定性。